教師遠程教育培訓心得體會范文
教師遠程教育培訓心得體會范文1
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覺得很多事情需要做,可是無從下手,最終導致什么事情也沒有做,即使做了也是隔靴搔癢。問題的關鍵是缺乏理論的指導和名家的引領。這次學習中各位專家、名校長的報告從不同方面和角度或者給出了理論上的指導或者結合實際總結了自己在該領域的實踐過程及策略,所有這些都給聽者耳目一新的感覺。聆聽他們的報告,使我從心底里一次次被折服,驚嘆于他們精湛的教育理論,驚奇于他們眼界的開闊,驚訝于他們對問題的透徹剖析,更敬佩他們科學的求是態度。他們不但是教育理論的研究者,還是教育創新的實踐者,更是研究成果的推廣者。
遠程培訓已經結束,回顧這些天多來的學習經歷,感慨頗多、受益匪淺。從開始的只覺激動、不知所措到現在教學中問題的豁然開朗、操作熟練;從初上網時的被動性學習到現在迫不及待地搜索資源、領略專家、各位老師授課、指導的風采……這一切讓我的學識收獲燦爛無比,使我的業務素質與日俱增。從事學習的每一個日子里,細聽那一個個生動的教學課例,讓我們更加貼近了課堂;品析專家教育理論,使我們直面自己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并找到了解決的方法;專家們精辟獨到的分析又使我們知道了教學中應該注意什么,大膽拋棄什么;與科任老師及學員的交流使我柳暗花明、視野開闊。我十分珍惜這一難得的機會,一有時間便進入到這一網絡平臺中來,在這里自由瀏覽、評論他人文章,發表自己的觀點,了解到教學中最前沿的知識,充分理解了新課改理念。我深感這一平臺加強教師與學習者的溝通和聯絡,為教師們進一步學習和發展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嶄新學習環境,這對每位參訓教師的教學能力進一步提升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
學然后知不足。通過這次學習,我深深地感到了自己對本職工作的責任的認識不夠,教育教學理論不足,工作經驗缺乏。作為校長,我們與專家教授無從比起,從他們的身上我進一步認識到在環境改變人的同時學習更能塑造人,我們無法改變環境只有選擇學習,學習意味著進步,學習是一個人特別是教育者永恒的追求,放棄學習、放松學習必將落后于時代。實踐性學習更能使人大徹大悟,走出去看一看會讓人為外面的精彩而感動,會讓人為自己的滿足而羞愧,會讓人豪情滿懷昂揚奮進。“經驗+反思=成長”的確,教師專業成長(精神成長)的新陳代謝就要不斷地反思,而反思需要不斷地與他人交流。當今網絡教研順應了當代教師的這一需求,它給我們提供了對話平臺,大家一起共享教育資訊,在專業引領下平等民主交流,促成了教師團隊合作。
本次學習過程中,每個人給我的印象都是那樣的合作,快樂,充滿激情,無比自信,談到自己的團隊,那是相當的驕傲。快樂學習,快樂工作不僅僅是喊在口號上,而是體現在每個人的笑臉上,言談中,舉止上,真的很為他們驕傲,好生羨慕。“夢想與激情”說的是自我,“成就和分享”則更多的在彼此相處方面思考。我在想,我們大家走到一起,到底為了什么?我以為就是一個“成就”:自我成就、彼此成就,成就自己,成就他人,成就學生,成就學校,成就事業……每個人都扮演好自己在這個團隊但中的角色,承擔責任,挑戰自我,堅持“不斷行走在自己能力極限的邊沿”,學會與團隊中的每個人友好合作,才能共同打造堅固的戰斗堡壘,那時,什么對我們來說都應該是無堅不摧的。分享意味彼此敞開、彼此了解、彼此接納,也意味彼此奉獻。在奉獻中,分享彼此的榮譽和歡樂,分享彼此的困難和痛苦,分享信息和成就。我想,一個團隊有了這樣的狀態,有了這樣的人,學校的發展應該水到渠成。
遠程培訓,點燃了我們教育理想的火把,催我們前行,激勵我們在教育這篇沃土生根發芽。遠程培訓給我們的教育教學生活帶來勃勃生機。遠程培訓給我們提供了這一契機,讓我們從此不再迷茫。
教師遠程教育培訓心得體會范文2
7月25日開始我們全體教師參加市教育局舉辦的x年暑期中西部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國家級遠程培訓,雖然烈日炎炎、酷暑難耐,但教室里卻很安靜,每一位老師都低著頭認真的記著筆記。各位專家從不同的角度解讀《課標》和語文教材的特點,從而輔導我們西部教師如何面對新教材、如何運用新的教學方法來面對課改下的學生,其中還穿插了許多的精彩課例,使我們在接受理論知識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實踐的過程。
為期6天的培訓,讓我們在短短的時間內學到了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識字、閱讀、課堂提問、習作等的教學方法,充分體現了引領、點撥的作用,為我們農村的語文教師提供了學習的平臺,指明了教學的方向。在培訓的日子里,我每天的感覺是幸福而又充實的,因為每一次都可以領略不同風格的教師的課堂風采,每一次都能聽到不同類型的講座,每一次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沖擊。在這里,我們與專家老師的教學理念進行了一次親密接觸,聽取了專家及各位同行的各種觀點和見解,更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深知自己在教學上是不成熟的,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太多的問題,但是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我是有很大收獲的。
這次的講座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王崧舟老師的“閱讀教學要用好教材”。王老師在講解時層次分明,重點突出,尤其是對文本的分析,更是讓我們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對課例進行的點評、分析,真是清晰、透徹,如《觸摸春天》一文:老師在朗讀引導時抓住了“驚訝”、“張望”兩個詞,問:安靜在驚訝什么?安靜是一個盲女,她張望什么呢?怎么樣的看是張望呢?她張望到了什么樣的什么?通過一系列的討論分析,來體會安靜用心靈、用生命感受一個鮮活的生命,感受世界,體會一個盲童用心靈的眼去張望她內心的世界和對美好生活充滿了愛,充滿了向往。使我們也知道了文本在體現珍愛生命的個性化主旨,老師要把握好文本的`個性化主旨。
語文課要上出語文的特點,要發掘文本的語言因素,關注文本獨特的語言形式、表達方式和結構特點。《慈母情深》一文,描寫作者去母親的廠子里看到母親時的樣子,運用了3個排比句,把“我的母親”寫在了每一句描寫的后面,使人讀起來能感受到語言向我們傳遞著特殊的,遲緩的節奏感,它代表著艱辛的場面,驚訝的情味感,體現了他記憶中的母親的形象和他看到的母親的形象的對比,感受到他對母親的驚訝。
《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描寫威尼斯小艇樣子的一段文字,有3個分句,是像字句的表達形式,讓我們感受到小艇在樣子上和行動上的特點。像字句的用詞上有變化,不刻板,不呆滯,反映了靈動的、跳躍的表達方式。
《橋》一文中,文本體現了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的思想,還體現了文本的結構特點:先寫村民們在洪水爆發時一起涌向了村里的一座窄橋;然后寫老漢有條不紊地指揮村民們過橋及洪水的水勢兇猛;最后才寫洪水退了以后,老太太去祭奠的是她的丈夫和她的兒子。也就是說在洪水特別兇猛的時候,最后只剩下老漢和他的兒子,他們父子你推我讓演繹出了一幕十分感人的動人場面,結果兩人雙雙犧牲,最后才告訴老太太與老漢和兒子之間的關系。文本運用突轉的教學方法,體現了文本語言結構的特點,老師在教學時就要深研教材,體會文本的這一特點,從而展示給學生。
我們現在的語文課堂,尤其是公開課之類的,很容易搞花架子,也就是對文本的拓展處理不好,有的拓展材料跟文本關系不大,有的拓展材料則畫蛇添足,過度拓展,一節課忙忙碌碌的盡讓學生玩了、看了,結果學生倒是玩高興了,可文本該達到的境界卻沒達到,這樣的課能是一堂成功的課嗎?
口語交際和習作是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最薄弱的,也是農村教師最頭疼的教學環節。通過專家細致、透徹的講解和分析,使我茅塞頓開,再加上精彩的課例分析,更是給我們演示了學習過程。
“口語交際,讓學生‘動’起來”,首先要讓學生想交際,然后讓學生能交際。這一主題我覺得講得非常好,因為在我們的口語交際課堂上,許多學生都好像無話可說,或者每次就那么幾個優等生發言,老師都感覺到很無奈。怎么辦呢?經過專家的講解,我才感覺到是我們老師沒有把學生的交際興趣調動起來,學生不想交際。老師上課的時候不能死板教條,要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生活實際去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選擇有代表性的、學生喜聞樂見的內容,或者班里、校內、或生活中近期發生的事情為內容,為學生營造交際氛圍,創造交際契機,可以做到無中生有,引發他們想說,利用多種形式進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這樣才能形成交際網,從而激發大多數學生想交際。學生想交際了,還要能交際,我想也就是要會交際。教師要給予一定的引導,可以模擬真實的情境,讓學生把做過的事表演出來,通過組內交際、全班交流來再現情境,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展開了交際活動。我想這個過程能使老師輕松地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愉快地進行了交際活動,提高了口語交際的能力。
“讓學生快樂有效的作文”。是啊,習作教學也是老師們非常頭疼的,農村學生由于讀書面有限,閱讀量達不到,對外面的世界了解少等因素,上好習作課是非常困難的。有些寫事的、寫人的習作在三年級、四年級或每個學段都有,有些學生寫起來覺得沒什么可寫的,三年級時寫的是那件事,四年級時還寫的是那件事,好像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就那么一件似的,這樣的作文自己寫著也煩,老師看了也頭疼。怎么辦呢?聽了專家的講解,我覺得可能還是我們老師沒有抓住孩子的心理,引導方式不對造成的吧!農村孩子雖然見得少,但肯定也會有許多難忘的事,這些事需要老師去恰當的引導,如在學校里和老師之間的事、和同學之間的事,在家里和父母之間的事、和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之間的事等,或者內容選取插秧、收稻子、做飯等題材,在老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生肯定能寫出自己的作文。所以說習作要貼近兒童的生活才有意義,才能返璞歸真。把游戲穿插在作文教學中,擺正游戲表演的位置,使游戲在作文教學中起到玩玩說說寫寫的作用。有效、到位的指導是學生習作成功的扶手,對每一種類型的習作指導,都要給學生具體的、抓重點的進行指導,慢慢使學生掌握方法,老師要耐心扶持,使其獲得成功。
我認為作文批改的改革很好,專家講解的批改方法,有的我在作文講評教學中也用過,如指導學生分享習作,互批習作,在交流、批改的過程中學習了別人的習作方法,也能改進自己的習作,是一個再學習的過程。對學生來說好處很多,優等學生可以指導學困生,提高自己的水平;學困生則可以學習別人的習作方法,在閱讀批改的過程中提高自己。但是偶爾有學校檢查教學時,針對學生批改作文就提出了疑議:說老師不負責任,自己不改,偷懶讓學生改,結果經過語文老師的一致爭辯,才得到了認可,但規定不能經常讓學生批改。說到這兒,我就覺得現在的有些教學管理和實際教學不符,老師能有創新嗎?
這次培訓中,一些對教育教學工作很有見解的專家以鮮活的案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給了我具體的操作指導,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淺。我想我們教師應成為學生潛在品質的開發者;成為教育教學的研究者;成為學生的心理咨詢者和健康的引領者;成為課程的開發者和建設者;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合作者。專家們親切的語言鼓勵和指導我們要學會反思,使我認識到教學反思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再學習,是自我矯正,不斷提高的過程。教師學會自我反思,就會以特定的眼光給自己在教學中的位置定位,就會站在素質教育的高度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
總之這次的培訓,是老師們難忘的一次充電機會。是給我們提供了再學習、再提高的機會,讓我們能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共同學習,共同提高。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有很大進步的。
發布時間:2020-11-19 作者:大學生新聞網來源:大學生新聞網 瀏覽:
- 保先教育心得體會
- 我館進行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從1月初開展至今已有三個間了,在此期間,我們按照辦公廳的統一部署,廣泛深入地開展了宣傳動員和學習培訓
- 03-26 關注:68
- 入黨心得體會
- xxxx年xx月xx日至xx日,我參加了公司黨委組織的黨校學習。在這5天的脫產學習里,我認真聽取了黨校老師的講課,深入學習黨章,對國內外
- 03-26 關注:69
- 黨校學習心得體會
- 當我接到參加×××市委黨校學習的通知時,我的心隨之跳動。這是黨組織對我的考查,對我的信任,對我的培養。我從參軍
- 03-26 關注:72
- 基層干部創建和諧社區體會
- 總書記在中央黨校的重要講話中要求全黨同志: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一定要戒驕戒躁、艱苦奮斗,一定要加強學習、勤奮工作,一
- 03-26 關注:68
- 黨員保先教育心得體會
- 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是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通過這次先進性教育活動,使全體黨員真正從思
- 03-26 關注:71
- 大學生學雷鋒活動總結
- 三月的春風像春姑娘的手一樣輕撫著大地,處處都是春的氣息,軟件學院分團委、學生會在校團委的正確領導下,三月開展了“學雷鋒&r
- 03-26 關注:76
- 抗雪救災送溫暖心得體會
- 在大家都在歡天喜地地準備過年的時候,異常猛烈的暴風雪襲擊了我國。許多地區大雪天氣已經持續了數天,雪災已成了當前熱點問題,也成了
- 03-26 關注:62
- 學雷鋒活動心得體會
- 雷鋒,一個名字,更是一種精神。他的行為讓我們無時無刻都在緬懷他,他的奉獻更讓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學習他。
每一年的學雷鋒活動都會
- 03-21 關注: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