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三進三同心得體會
三進三同心得體會
羅凱
在縣委組織部和縣委黨校的組織安排下,我們第六期中青班第四組于11月15日至11月19日到維新鎮開展了為期一周的以“進基層、進農村、進農戶,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為主題的“三進三同”黨性實踐鍛煉活動。我駐進了維新鎮新堰村,在一周的時間里,通過采取走村串戶、深入農舍、與村領導座談交流、體驗農活等活動形式,了解了當地村支部建設、社會治安、生產經營和生活現狀等情況,使我對農業、農村、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深刻體會了當地農民的期盼和需求。
一、新堰村基本情況
新堰村位于維新鎮南側,戶籍人口800余戶,2853人。現有黨支部1個,黨員86人。 種地、養殖和外出打工是當地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該村人均年收入在約在6800元左右。
二、感受與體會
(一)黨的惠農政策深入人心
近年來,黨和國家對“三農”問題十分關注,出臺了取消農業稅、對種糧農民實施糧食補貼政策、農村免除義務教育學雜費、深入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等一系列惠農政策,極大地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從我們座談了解的情況
來看,廣大農民群眾對黨和政府是認可的,認為黨和政府是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出臺的優惠政策切實幫助他們解決了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信在黨的領導下自己的生活一定會不斷走向富裕。
(二)農村硬件設施建設不斷提速
在沒有參加活動之前,農村的生活條件在我的印象中應該是很差的。住的是磚瓦房(泥坯房),走的是土石路,燒的是土爐灶,喝的是遼河水。但是真正走到農村一看,與我所想的完全不一樣。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現在的農民家家都有了漂亮的住房,其中多數還是二層樓房。路面硬化程度也很高,除了極個別的偏僻道路沒有硬化外,其它道路都變成了水泥路,基本上做到了雨天走路腳不沾泥。政府還大力支持農民合理利用能源,使廣大農戶遠離了煙熏火燎,有了干凈整潔的廚房。國家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已初見成效,除個別偏遠地區的住戶外,其他農戶已能用上干凈衛生的自來水,基本解決了用水要靠天和飲用水衛生安全問題。
(三)勤勞致富已深入人心
雖然新堰村地處偏遠,人均所占耕地少,全村無特色和支柱產業。但新堰村村群眾并沒有因為自然條件的限制,轉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生產模式,想法設法發展致富。一是充分利用國家對養殖業的補貼政策,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我所住的農戶家中就利用速豐林養殖了100余只雞,二是外出務工。基本上新堰村村的大部分勞力都在外務工,外出務
工既減輕了本村耕地少的壓力,又開拓了新堰村人的視野,增加了家庭收入。
三、存在不足
一是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比較弱,其原因是黨員較為分散,交通不便利人員難以集中;二是在量的退耕還林后,村民的土地較少,而速豐林得5年時間才能見成效,且存在效益風險。
「標簽: 三進三同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