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鄉村照進現實
每逢周末,來甌海區澤雅鎮紙源村的車子多了起來。這一邊,澤雅老家研學團隊穿上漢服,漫步澤雅的鄉間古村,當一回小紙農、小鐵匠;另一邊,禹果文化搭起攝影棚,鏡頭下,來自英國的Alex煎著澤雅豆腐鲞,引來上百萬的網友線上觀看。不遠處,多肉館里迎來了一批批遠道而來的愛好者……
隨著未來鄉村建設如火如荼地推進,引進了一批新產業的紙源村等老村落正煥發出無限活力,鄉村產業布局轉型、鄉間業態探索百花齊放,一個個“未來鄉村”實景正徐徐照進現實。據澤雅鎮黨委書記李曉介紹:澤雅鎮始終堅持“生態立鎮,旅游強鎮,文化興鎮”的發展思路,緊抓未來鄉村試點機遇、緊跟文旅發展潮流、緊扣共同富裕理念,力爭將“研學紙山”未來鄉村打造成為“文化留得住,產業興得起,游客引得進,群眾帶得富”鄉村振興新樣板。
研學亮村打響特色牌
觸摸屏幕,翻看動態的中外寓言故事;揮揮手臂,參與趣味寓言游戲;通過3D換臉,與卡通人物合個影……日前,中國寓言文學館正式開館,這個位于“研學紙山”未來鄉村起點,借助現代多媒體交互技術、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打造的沉浸式特色展館,已經成為了遠近研學團隊打卡地。
“研學紙山”未來鄉村,涵蓋紙源、水碓坑、外水良、垟坑等4個行政村,計劃圍繞研學主題,擦亮古法造紙和寓言文學兩張國字號“金名片”,引領“村域型”未來鄉村示范。
目前,“中國寓言文學工作示范區”“全國寓言研學基地”以及中國寓言文學最高獎——“金駱駝獎”一一落地澤雅。寓言文學館還開辟暑期學生研學實踐、“小小寓言家”音頻現場征集、寓言故事表演專場、兒童動畫制作體驗等,加快推動文化、生活與旅游經濟等元素有機融合。
紙源村作為國家級非遺屏紙制作技藝傳承地,是“研學紙山”未來鄉村的又一重要節點。
以澤雅傳統造紙展示館為中心,紙源村成功流轉閑置房屋30多間,為研學基地、文創團隊和非遺傳承人提供活動場地,“澤雅老家”、龍嬉古文化等研學機構已入駐運營,開發出紙山撈紙、屏紙版畫、紙藝制作等10多個研學課程,研學市場發展勢頭強勁,帶動本村村民就業近100人。
“撈紙后晾曬,曬干后就變成能用的紙了。”在造紙作坊里,公益公眾號“澤雅老家”創始人楊愛青帶領著孩子們,跟著紙農,將被打碎打爛的竹料倒入水槽內,并以竹簾在水中蕩料,竹料成為薄層附于竹簾上面,一張傳統的澤雅紙就初具雛形了。一番演示后,孩子們對造紙充滿了興趣,爭先恐后地體驗非遺技藝。
如今,楊愛青和團隊不斷融入新的研學課程,更突出參與感,滿足不同體驗需求,為未來鄉村聚人氣。“我們把澤雅眾多資源串聯起來,比如打鐵、插秧還有豆腐、年糕制作等。”楊愛青說。
產業興村帶動人氣旺
產業單一、年輕人外出,曾經使“研學紙山”一眾村莊冷清了不少。令人欣喜的是,伴隨生態環境、基礎設施與投資政策的不斷完善,一群有夢想、有追求的年輕人來到了澤雅。
在紙源村澤雅傳統造紙博物館斜對面的一條小巷子里,藏著一座多肉小王國——“誠品綠倉多肉學院”。外觀看著并不起眼,然而走進去就會發現,房前屋后的石頭縫里都種著各種多肉,院子里滿滿當當地擺放著一盆盆呆萌多肉,肥厚的葉片、清新的顏色,再搭配上別具匠心的造型設計,讓這片深山里的多肉館成了多肉迷的打卡地,在抖音、今日頭條、愛奇藝等平臺上,共吸引了70多萬粉絲。
除了聚集多種珍稀品種外,“誠品綠倉多肉學院”創辦人唐云開還融合了時尚創意,比如通過幾根鐵絲和熱熔膠,打造出懸浮的茶壺造型,茶壺和水盆里分別搭配種植不同的多肉植物,在抖音迅速走紅。如今當地正與唐云開探索如何打通多肉學院的線上影響力和線下產品,鼓勵周邊村民也種起多肉,進一步豐富未來鄉村業態。
紙源村不僅有回鄉創業的青年人,還出了一位外籍“網紅”。抖音搜索“澤雅老外”,你就能看到英國人Alex的澤雅生活點滴,他會騎著溫州傳統的餛飩車走街串巷,會體驗完整的澤雅造紙技藝流程,也會在豆腐坊里,夾起熱油中“滋滋”作響、兩面金黃的“豆腐鲞”,讓線上粉絲隔著屏幕食指大動。
今年4月,陳雙龍帶領20多人的團隊落戶澤雅,成立禹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并陸續打造了“澤雅老外”“紙鄉娘子”等聚焦澤雅山水、非遺、美食和特色產品的賬號,累積了數十萬粉絲和千萬點擊量。“通過老外人設來宣傳傳統文化和當地旅游,帶動銷售鄉村特色產品。”陳雙龍介紹,該公司已經注冊禹果文化品牌豆腐鲞等產品,通過賬號矩陣引流,讓澤雅特產銷售到千家萬戶。同時該公司還計劃在當地設立拍攝基地和網紅孵化空間,培育本土網紅、創新模式運營,為澤雅鄉村帶來更多的流量與財富。
民宿強村共走富裕路
綠蔭如海的修竹、明澈如鏡的湖水、別具特色的美宿……走進澤雅,大大小小的山間民宿,為這片山水更添神韻,也造就了四時景不同的絕美風光。以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為基礎,澤雅打造特色民宿33家,通過“民宿+文旅+合作社+村民”模式,增加村集體收入,為農村閑散人員提供就業機會,切實帶動一批農民增收增效。
其中,“研學紙山”未來鄉村實施老屋改造行動,梳理閑置民房近300間、盤活123間。利用閑置公房進行民宿化改造,紙源村和言和村兩處強村民宿已全部出租,每年為村集體增收20萬元;引進水碓坑鄉村度假酒店,當地村經社通過配套投資入股模式,聯手溫州君蘭酒店管理公司,增加酒店投資資本,整村民宿打造再下一城。據君蘭酒店負責人介紹,君蘭將對水碓坑村進行整村包裝,村內保留原住民,恢復傳統造紙作坊遺址上的造紙工藝。其余閑置的老屋,將裝修成酒店配套相關的書店、酒吧等休閑場所。
紙源村強村民宿是澤雅全域13家強村民宿之一,投資300萬元左右,將原橫垟小學改建為精品民宿,共5個房間,預計將于今年9月投入試運營,帶動當地旅游觀光、非遺體驗、蔬果采摘、農家樂、文創研學等項目的協同發展,延長綠色產業鏈。為村集體帶來“造血型”收入的同時,極大豐富了鄉村民宿業態。
澤雅山區體量最大的民宿——唐宅藝術民宿同樣落地紙源村。這個投資3000萬元的民宿項目占地近7畝,將原唐宅中心小學改建為60多個房間的藝術民宿,計劃于今年10月建成開業。唐宅藝術民宿的開發,將進一步補足未來鄉村的接待短板,讓游客、村集體和老百姓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鄉親們增收致富的渠道是越來越多。”紙源村黨總支書記陳小林心里一筆筆地算著村民們的“收入賬”,僅強村民宿每年就能為村集體增收50萬元,參與研學項目比如撈紙的村民,還能添上一筆收入。此外,旅游發展、線上短視頻帶來的流量,為豆腐鲞、大米、年糕、本地雞蛋等農副產品找到了便捷的銷路,強村富裕路越走越寬。
發布時間:2021-08-21 作者:大學生新聞網來源:大學生新聞網 瀏覽:
- 河北大學生村官王冀川
- 王冀川,男,河北張家口人,1987年9月出生,2009年10月入黨,大學本科學歷,管理學學士學位,國家初級人力資源管理師。
- 07-10 關注:6
- 河南大學生村官朱長春
- 朱長春,1981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畢業于鄭州大學,現任封丘縣陳固鎮東仲宮村支部委員、新鄉佐今明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 07-10 關注:8
- 黑龍江大學生村官鄂麗君個人事跡
- 鄂麗君,女,黑龍江人,2012年7月畢業,是一個有著英語教育和行政管理雙學位的姑娘,是黑龍江省穆棱市2012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
- 07-10 關注:6
- 湖北大學生村官汪學東同志個人事跡簡介
- 汪學東、男、大冶靈鄉人、1984年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2012屆大學生村官,現任大冶市靈鄉鎮賀鋪村黨支部副書記
- 06-27 關注:17
- 湖南大學生村官李黎
- 李黎,男,漢族,中共黨員,1985年12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湖南省岳陽縣人,是湖南省首批大學生村官之一
- 06-05 關注:14
- 吉林大學生村官修占伍
- 修占伍,男,吉林前郭人,研究生學歷,農學碩士學位,是吉林省2013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先后擔任過延吉市小營鎮吉興村黨支部書記助理
- 06-05 關注:11
- 江蘇大學生村官朱虹
- 朱虹,女,江蘇無錫人,2006年1月畢業,是無錫市錫山區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先后擔任東港鎮團委副書記和東港鎮山聯村黨總支副書記。
- 06-05 關注:13
- 寧夏大學生村官張萬福
- 張萬福,男,漢族,1987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寧夏中衛市海原縣七營鎮張堡村人。于2012年被選聘為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大學生村官
- 06-05 關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