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里說豐年——九江市以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發展紀實
“農,天下之大業也。”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描繪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圖景。近年來,九江市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鄉村建設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位置,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高質量持續推動鄉村產業振興。
做大現代農業發展平臺大力推進“一鄉一園”建設
前些日子,湖口縣流泗鎮楊山村的150多畝早熟水蜜桃吸引了周邊居民前往采摘嘗鮮,一株株水蜜桃樹上,掛滿了紅彤彤的果子,在叢叢綠葉中顯得格外好看。由于今年是首次掛果,每棵桃樹雖然結桃不多,但個個色澤上佳,汁多脆甜,是湖口縣最早上市的一批水蜜桃。桃園負責人周勇斌介紹道,“今年是桃樹的第四年,剛剛掛果,預計總產量在1萬斤左右。”幾年前,流泗鎮楊山村村級集體經濟薄弱,群眾增收路子少。2018年年初,該村結合自身地理生態環境,利用荒山荒坡,種植苗木、水蜜桃、水稻,發展林下經濟,建立黃茅潭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采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大力發展水蜜桃、苗木、養雞等產業,推動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發展。目前,產業園種植苗木450畝、水蜜桃150畝,林下養雞7000只。2020年,該村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達到60萬元。
把農業園區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平臺,近年來,九江市堅持用工業化理念、市場化手段、產業化模式發展現代農業園區。按照“一個規劃、一個千畝連片基地、一個龍頭企業、一個田園綜合體、一個標準化生產體系、一個聯農帶農機制”的標準,加快完善基礎設施配套,不斷提升園區功能品質和承載服務能力。
為切實抓好抓細抓實現代農業產業園工作,九江市成立了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做好園區建設的協調服務和組織實施工作,出臺了《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管理辦法》和《九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一鄉一園”建設實施方案》,明確了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等內容。同時,市農業農村局印發了《關于認定2020年九江市現代農業產業園的通知》,對核查通過的68個現代農業產業園認定為九江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加上原已建成的農業示范園,鄉鎮園區覆蓋率達到70%,基本形成以國家級園區為引領,省級園區為支撐、市級園區為依托的現代農業發展格局。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持續建設生態美麗宜居新農村
走進都昌縣南峰鎮烏沙村馮寵自然村,平整潔凈的水泥路通達家家戶戶,巷道里打掃得整潔干凈,清澈見底的池塘、四季常青的綠樹,生機勃勃的農家菜園,休閑廣場、健身器材、垃圾箱等設施一應俱全……
由于歷史原因,馮寵自然村以前土地規劃不整齊,空間利用不合理,簡易棚子、簡易牛欄等私搭亂建現象屢見不鮮。為此,村委會干部通過召開村民大會等方式,統一思想,統一行動,對私建違建場所進行拆除。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的開展,不僅讓鄉村的“顏值氣質”大幅提升,更是提振了廣大村民的“精氣神”,讓大家切實享受到了實惠,有了更多的幸福感。今年以來,南峰鎮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大力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切實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進一步健全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縱深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有力改善村容村貌,助力鄉村“顏值”再提升,以“家園美”引領帶動“家業興”。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內容,也是加快構建和諧美麗新農村的重要保障。
近年來,九江市大規模推進新農村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廣大農村的村容村貌和基礎設施明顯改觀,農民獲得感和幸福感顯著增強。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設新農村20235個,覆蓋率達到82%,全市300萬農民過上了“走平坦路、喝干凈水、住整潔房、上衛生廁、用潔凈能源”的美好生活。為了破解新農村建設“一年新、二年舊、三年不像樣”的困局,九江市把村莊環境由集中整治階段轉入“建管并舉”的常態化長效管護時期,從制定工作機制、落實資金籌措、創建信息平臺、加強工作督導四方面入手,積極推進全市村莊環境長效管護加快落實。
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全面激發農村資源要素活力
我代你種田,你出去賺錢。在武寧縣鄉間田野活躍著一批糧食種植大戶,他們將臨近連片的土地流轉過來當起了“田保姆”,讓農村剩余勞力輕裝外出務工,實現了農業生產的互惠雙贏。
武寧縣清江鄉種糧大戶熊貴興接受了500多戶農戶的1700多畝耕地流轉托管,全部種植水稻。這些農戶將耕地托管給他后,不需要任何投入,每畝都有200元的收入。熊貴興則表示,大面積種植有利于實行機械化操作,效益比以前好多了。圍繞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武寧縣鄉村兩級適時引導,大力推進農業生產托管,從根本上解決“誰來種、如何種、如何種好地”的問題,不僅讓農民種地有了“田保姆”,也蹚出了一條服務土地規;洜I的新路子。
近年來,九江市把全面深化改革貫穿鄉村振興全過程、各方面,善作善成持續推進重點領域改革。鞏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成果,推進村民委員會事務與集體經濟事務分離,探索集體資產股份繼承、抵押和擔保等實現途徑。落實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政策,持續推進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有序做好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回頭看”數據匯交工作,鞏固“地押云貸”試點成果,促進農村承包地規范有序流轉。繼續深化農墾改革,逐步實現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全面完成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構建權責明晰、權威高效的農業綜合執法體系。
同時,九江市不斷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以村“兩委”成功換屆為契機,大力拓展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路徑,不斷增強造血功能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鼓勵和引導村集體因地制宜發展資源經濟、服務經濟、物業經濟和混合經營,培育了一批集體經濟強村,使產業發展成為鄉村振興的有力“助推器”。
發布時間:2021-08-29 作者:大學生新聞網來源:大學生新聞網 瀏覽:
- 河北大學生村官王冀川
- 王冀川,男,河北張家口人,1987年9月出生,2009年10月入黨,大學本科學歷,管理學學士學位,國家初級人力資源管理師。
- 07-10 關注:6
- 河南大學生村官朱長春
- 朱長春,1981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畢業于鄭州大學,現任封丘縣陳固鎮東仲宮村支部委員、新鄉佐今明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 07-10 關注:8
- 黑龍江大學生村官鄂麗君個人事跡
- 鄂麗君,女,黑龍江人,2012年7月畢業,是一個有著英語教育和行政管理雙學位的姑娘,是黑龍江省穆棱市2012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
- 07-10 關注:6
- 湖北大學生村官汪學東同志個人事跡簡介
- 汪學東、男、大冶靈鄉人、1984年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2012屆大學生村官,現任大冶市靈鄉鎮賀鋪村黨支部副書記
- 06-27 關注:17
- 湖南大學生村官李黎
- 李黎,男,漢族,中共黨員,1985年12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湖南省岳陽縣人,是湖南省首批大學生村官之一
- 06-05 關注:14
- 吉林大學生村官修占伍
- 修占伍,男,吉林前郭人,研究生學歷,農學碩士學位,是吉林省2013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先后擔任過延吉市小營鎮吉興村黨支部書記助理
- 06-05 關注:11
- 江蘇大學生村官朱虹
- 朱虹,女,江蘇無錫人,2006年1月畢業,是無錫市錫山區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先后擔任東港鎮團委副書記和東港鎮山聯村黨總支副書記。
- 06-05 關注:13
- 寧夏大學生村官張萬福
- 張萬福,男,漢族,1987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寧夏中衛市海原縣七營鎮張堡村人。于2012年被選聘為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大學生村官
- 06-05 關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