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村官張珊帶來新興產業
金秋時節,新疆塔城地區和布克賽爾縣莫特格鄉套瓦契村,一幅幅豐收畫卷呈現在人們眼前。村民陳宜宣感慨地說:“自從黑姑娘來了,我們村的變化真的很大!”
“黑姑娘”其實一點也不黑,這只是套瓦契村的牧民們,對該村大學生村官張珊的昵稱。
2011年,張珊大學畢業后來到套瓦契村當大學生村官,艱苦的工作、生活環境,并沒有難倒張珊。她用兩個多月時間,挨家挨戶上門走訪,全面掌握了農牧民們的生活情況、主要經濟來源,成為村里的“活字典”“百事通”。
張珊知道:道路、用水是困擾村里人幾十年的老大難,只有搬走這兩個“攔路虎”,才能贏得群眾的心。但多數村民們對她將信將疑,“多少村干部都搞不定,一個小姑娘能干成嗎?”
可張珊真的干成了。
經過多方協調籌措資金,張珊先后為村里修通了“一橫兩縱”的道路網絡,長達8.5公里的高標準公路通往鄉鎮,2條長約1.5公里的村道成功硬化,極大地改善了村民出行條件,方便了貨物運輸。6.5公里的防滲渠也將于近期投入使用。在她的帶領下,原本交通不暢、用水困難、到處臟兮兮的套瓦契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先后被評為“縣文明村隊”“塔城地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單位”。
為帶領村民創業致富,2016年張珊經過外出考察,選中了蛋雞養殖項目。當年5月,張珊聯合村民建起了土雞養殖合作社及“紫花白”土豆合作社,利用村民家中閑置的院子,探索養殖土雞以及種植“紫花白”土豆的致富路徑。
剛開始由于缺乏經驗,首批購進的雞苗大批死亡,讓張珊和養殖戶們焦慮不已。可張珊沒有被嚇倒,她購買了許多專業書籍給自己充電,并把家都搬進了養雞場。經過反復試驗,張珊摒棄了當地傳統的散養模式,采用了全封閉、標準化、現代化的養殖方式,定期給雞舍消毒,指導合作社改進雞舍,以解決采光、通風、蛋糞分離等問題,大大降低了蛋雞的發病率,提高了雞蛋的產量和品質。隨后,她積極協調項目資金,為每戶村民免費發放80只雞苗,引導村民發展庭院經濟。截至目前,套瓦契村蛋雞存欄1600只,日產蛋1000枚左右。僅雞蛋銷售一項,全村年人均增收800多元。
除了養雞、種土豆,結合套瓦契村特有的土壤條件,張珊多次與村“兩委”商議,引導全村調整農業種植結構。“我們在原有1200畝耕地的基礎上,將全村青儲玉米面積增加460畝,興建青儲窖9座,”她算了一筆賬:村民種植1畝青儲玉米,除去成本,每畝年收入可達1200元,比種其他作物增收300元。“別人養羊,我們就靠供應飼料賺錢,而且風險小成本低,是另辟蹊徑賺巧錢。”村民巴扎爾汗如是說。與此同時,張珊還積極協調,引進優質阿勒泰種公羊10頭,引導村民新建標準化暖圈20座,發展畜牧養殖業。這一項可使每戶年增收近1000元。
“每一個項目看起來似乎都不起眼,但積少成多,加起來就可觀了!”有村民算了一筆賬,張珊為村民們謀劃的這些產業,幾乎個個都有錢賺。2016年,該村人均年收入達10750元,比她到村前翻了一番多。在張珊的帶領下,套瓦契村2016年底成功脫貧。憑借優異的工作成績,她全票當選套瓦契村黨支部書記。
發布時間:2022-04-27 作者:大學生新聞網來源:大學生新聞網 瀏覽:
- 河北大學生村官王冀川
- 王冀川,男,河北張家口人,1987年9月出生,2009年10月入黨,大學本科學歷,管理學學士學位,國家初級人力資源管理師。
- 07-10 關注:6
- 河南大學生村官朱長春
- 朱長春,1981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畢業于鄭州大學,現任封丘縣陳固鎮東仲宮村支部委員、新鄉佐今明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 07-10 關注:8
- 黑龍江大學生村官鄂麗君個人事跡
- 鄂麗君,女,黑龍江人,2012年7月畢業,是一個有著英語教育和行政管理雙學位的姑娘,是黑龍江省穆棱市2012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
- 07-10 關注:6
- 湖北大學生村官汪學東同志個人事跡簡介
- 汪學東、男、大冶靈鄉人、1984年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2012屆大學生村官,現任大冶市靈鄉鎮賀鋪村黨支部副書記
- 06-27 關注:17
- 湖南大學生村官李黎
- 李黎,男,漢族,中共黨員,1985年12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湖南省岳陽縣人,是湖南省首批大學生村官之一
- 06-05 關注:14
- 吉林大學生村官修占伍
- 修占伍,男,吉林前郭人,研究生學歷,農學碩士學位,是吉林省2013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先后擔任過延吉市小營鎮吉興村黨支部書記助理
- 06-05 關注:11
- 江蘇大學生村官朱虹
- 朱虹,女,江蘇無錫人,2006年1月畢業,是無錫市錫山區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先后擔任東港鎮團委副書記和東港鎮山聯村黨總支副書記。
- 06-05 關注:13
- 寧夏大學生村官張萬福
- 張萬福,男,漢族,1987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寧夏中衛市海原縣七營鎮張堡村人。于2012年被選聘為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大學生村官
- 06-05 關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