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市大學生村官王雙爽創業紀事
2007年7月,她背上行囊,懷著建設新農村的夢想,離開家鄉海濱小城——江蘇省射陽縣,來到了河清湖秀的宿遷市宿豫區。幾年來,在“生態為歸宿、創業求變遷”的城市精神影響下,在各級領導的關懷和指導下,在優惠政策和創業資金的扶持下,王雙爽艱苦奮斗、開拓進取,甘于奉獻、為民造福,以個人創業帶動群眾就業,致富群眾,把青春和熱血奉獻給新農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大學生“村官”的責任與擔當。
一沖“市場浪”,引領農民把握行情
到村任職后,王雙爽深入村組,走家串戶,了解村情。當看到生活困難的農民群眾,更認識到了致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更加堅定了創業富民的信念。
正值2008年金融危機,牛皮價格下跌導致肉牛收購價一降再降,該村的養殖戶也紛紛虧損。通過走訪調研發現,該村養殖戶虧損的最大根源并非市場疲軟導致肉牛產業吃緊,而是因為多戶家庭式養殖戶分散于村莊四處,大多臨渠而建,棚舍簡易、管理落后,更談不上科學規劃。為爭取個人利益,各戶在平時相互排擠、打壓價格,不能形成團隊氣候,從而在市場的價格戰中處于劣勢,導致整體利益下降。
面對市場變幻,結合村里實際,王雙爽提出了“聯合飼養,集團運行,共同致富”的思路,但開始大家都不理解。面對受挫的養殖戶和質疑的村民,她拿著肉牛保險、高效農業項目補貼等政策文件和家里資助的5萬元,一家一家地跑,終于說服兩戶共同投資21萬元購入西門塔爾肉牛28頭進行肉牛育肥,形成了初步的養殖基地。
最初兩個月的調整期,乳牛只能飼喂青草,當時正值三夏大忙,人手不夠,為了保證草料供應,王雙爽主動和老陸(喂牛的工人)去湖里割青草。運動鞋濕了換膠鞋;膠鞋開裂了,套個塑料袋接著割草?粗撼灾r嫩多汁的青草,她忘記被劃傷的手,感覺比自己喝水還開心。
為了給長勢喜人的牛兒提供更好的生長空間,5月份,她積極向上級爭取了5萬元扶貧貸款擴建牛舍、安裝風扇。10月底,整合周邊市場行情,摸清價格波動后,將經過六個多月精心照顧的28頭肉牛以7.9/斤的價格成交,竟獲利9萬元。這下,受挫的養殖戶喜了:怎么原先折本生意現在竟然賺了?原先質疑的村民也樂了:這個外地來的小大姐還真不一般,跟她走準沒錯。就這樣,王雙爽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村民的信賴與支持。
二沖“項目浪”,促進農民就業增收
創業難,對于初出校門的女孩子,更是難上加難。馬窯居委會社會總人口3679人,農村勞動力總數2452人,871名農村富余勞動力。她時常反思:如何才能讓更多農民富起來?如何才能團結更多的群眾共同致富?促進農民工資性收入的有效途徑是什么?通過實踐與探索,思路漸漸明晰:創新項目,壯大項目,促進農民就業,走新型農村城鎮化之路。
到村任職以來,她投資入股的宿遷市恒豐帽業有限公司從一個只有十幾人的小作坊發展到今天總投資106萬元,擁有7條帽子生產線、六七十名工人,年利稅26萬元的規模。創業初始,資金、工人、技術、廠房都是問題。作為“三來一加”的小作坊,沒有核心技術,因此多接訂單、按時出貨便成為當時企業獲利的唯一途徑。由于技術、設備落后,工人大多是農村4050的“非正規軍”,有兩批帽子業務因為帽舌圖案沒有對接好被退貨重做,給企業造成一定損失。產品質量是企業生存的根本,她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也吸取教訓,一方面,積極爭取區政府為大學生村官創業的6萬元貼息貸款作為周轉資金,購入36臺美國MAKE牌電動縫紉機、剪板機,為企業增添發展必需的硬件,創造出發展騰飛的物質基石。另一方面,利用家鄉射陽縣是全國“棉紡之都”的有利條件,她多次帶著班長、組長回家鄉到縣雙山集團、獲花服裝廠等單位學習技術。家鄉的領導也熱情地給予了接待、安排,工人們也手把手毫無保留地教給技術;貜S后,通過20多名熟練工“傳、幫、帶”的方式,逐步全面提高全體員工的技術水平。同時,還與廠班子制定了在農忙期間通過加大工時補貼、輪班輪休、崗位實習等完善的制度,充分激發了職工的積極性,從而保證了產品的質量,保證及時出貨。
創業維艱,奮斗以成。為了實現對村民、員工“絕不拖欠、克扣工資”的承諾,王雙爽多次去無錫、上海發包廠里催款。去年8月份,眼瞅又到了發工資的時候,而總廠拖欠3個月的貨款還是沒有影,公司貸的款也用于周轉。想著廠里六、七十口人,他們還有家庭,還有責任,感覺肩上擔子更重。她咬咬牙,和廠里張姐幾次南下,兩人擠在小旅館,吃著饅頭,就著從家帶去的咸菜,一呆就是一個星期。最終,用誠意打動了主管,拿到了12萬貨款,保證了工廠各項工作健康運轉、持續發展。
2010年初,省委組織部莊同保部委和陪同的市、區委組織部的領導實地查看了恒豐帽業的生產車間,詳細詢問了創業情況、產品銷售、市場份額和發展前景等。當聽說企業年銷售收入150萬元,利稅26萬元,產品遠銷歐美國家,帶動20名貧困勞動力就業,員工工資均在萬元以上時,莊部委鼓勵王雙爽:“目前企業有個很好的基礎,希望你能夠越做越大,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和知識優勢,扎根農村、服務社會,為當地經濟發展和幫助老百姓致富作出自己更大的貢獻。”領導的鼓勵更加激勵了她創業富民的決心與恒心。
三沖“弱勢浪”,幫扶弱勢群體致富
兩年多來,宿遷已然成為王雙爽的第二故鄉。村民們的冷暖、喜怒無時無刻都牽動著她的心?吹酱迤蟀l生的變化,感受到她的真誠,村民們也漸漸地把這個外地小姑娘當成了自家人。有什么難題、設想與打算總愿來與她商量,而她也總是滿懷熱忱地給予幫助與支持。
村民馬樹友家庭人口多,經濟窘迫,文化不高,雖有致富的心愿,但因無資金、無技術,總是難以尋找合適的致富項目。有一次,馬樹友吞吞吐吐地問,現在搞點什么種植養殖業好,聽說大蒜價格比較貴,不知能不能種大蒜。聽了他的這個設想,王雙爽心頭也一亮:是啊,我的家鄉也是蒜苗之鄉,產銷兩旺。為何不引導他種植蒜苗呢?為了幫他樹立信心、看到前景,王雙爽選擇恰當時機,特地將他帶到了射陽的千秋、臨海這些蒜苗傳統鄉鎮觀看,讓他詳細地了解大蒜的種植條件、冷庫冷藏和價格趨勢,使他看到了美好的前景。在他決心種植后,還托親戚找熟人、朋友,專門請了諳熟種植技術的蒜農來宿遷登門指導種植,并為他聯系了冷藏與銷售的渠道,解決了他的后顧之憂,幫助他走上了創業致富之路。目前,在他的影響下,許多農民也紛紛加入種植蒜苗的行列,形成了“蒜苗熱”。
在創業富民的路上,王雙爽時刻惦記著弱勢群體,因為她知道,實現共同致富才是大家的愿望。在工廠中她提供了6、7個崗位給半百以上的老人,負責修建線頭、平整等工作,月工資不低于800元,讓老人的“工資夢”得以實現;安排了多名熟練工與廠里單親母親搭檔組成“工作對子”,方便她們能回家照顧孩子生活起居;結對幫扶兩名留守兒童,為他們提供英語輔導和生活資助……
回顧幾年來的工作和創業經歷,王雙爽深深感到,如果沒有選聘大學生到村任職這一好的政策,沒有各級組織和領導的關心和幫助,沒有廣大村民的大力支持,她的創業富民的夢想是不會變成現實的。面對著廣袤的綠野,仰望一片蔚藍的天空,她無怨無悔。如果讓她再對人生作一次選擇,她依然會選擇這個平凡而光榮的稱呼:大學生村官!
發布時間:2019-11-20 作者:大學生新聞網來源:大學生新聞網 瀏覽:
- 河北大學生村官王冀川
- 王冀川,男,河北張家口人,1987年9月出生,2009年10月入黨,大學本科學歷,管理學學士學位,國家初級人力資源管理師。
- 07-10 關注:6
- 河南大學生村官朱長春
- 朱長春,1981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畢業于鄭州大學,現任封丘縣陳固鎮東仲宮村支部委員、新鄉佐今明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 07-10 關注:8
- 黑龍江大學生村官鄂麗君個人事跡
- 鄂麗君,女,黑龍江人,2012年7月畢業,是一個有著英語教育和行政管理雙學位的姑娘,是黑龍江省穆棱市2012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
- 07-10 關注:6
- 湖北大學生村官汪學東同志個人事跡簡介
- 汪學東、男、大冶靈鄉人、1984年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2012屆大學生村官,現任大冶市靈鄉鎮賀鋪村黨支部副書記
- 06-27 關注:17
- 湖南大學生村官李黎
- 李黎,男,漢族,中共黨員,1985年12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湖南省岳陽縣人,是湖南省首批大學生村官之一
- 06-05 關注:14
- 吉林大學生村官修占伍
- 修占伍,男,吉林前郭人,研究生學歷,農學碩士學位,是吉林省2013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先后擔任過延吉市小營鎮吉興村黨支部書記助理
- 06-05 關注:11
- 江蘇大學生村官朱虹
- 朱虹,女,江蘇無錫人,2006年1月畢業,是無錫市錫山區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先后擔任東港鎮團委副書記和東港鎮山聯村黨總支副書記。
- 06-05 關注:13
- 寧夏大學生村官張萬福
- 張萬福,男,漢族,1987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寧夏中衛市海原縣七營鎮張堡村人。于2012年被選聘為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大學生村官
- 06-05 關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