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工業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為安而行,筑夢未來”暑期社會實踐團赴南京、安徽、河南、山西等地開展“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等系列安全“五進”宣傳活動。
暑期社會實踐團以“樹牢總體國家安全觀,感悟新時代國家安全成就,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氛圍”為主題,以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大力加強公眾安全教育為抓手,結合專業特色調研南京市鼓樓區鳳凰二村社區龍鳳玫瑰園小區,走訪安徽、河南、山西等特殊家庭,借助問卷調查、防詐宣講和消防隱患排查等扎實開展2022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查社區隱患,運用專業所學顯擔當
在南京市鼓樓區鳳凰二村社區龍鳳玫瑰園小區負責人雷經理的帶領下,社會實踐調研團對該社區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應對電信詐騙的舉措、防范電信詐騙普及情況以及
消防器材、消防通道的日常檢查等方面進行安全專項調研。

問卷調查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調研社區居民曾遭遇或接收電信詐騙的數量,統計結果顯示有8%的居民曾遭遇過電信詐騙,且大多數為50歲以上的老年人,但有90%以上居民接收過類似電信詐騙的信息或電話;80%的居民認為自身安全防范意識較高,對于詐騙的各種手段有一定的了解;二是調研小區內消防安全講座或消防演習的舉辦情況、消防安全隱患排查情況以及發生隱患應對措施的了解情況。調研發現小區內每兩個月定期舉行消防安全講座,但消防演練的次數較少;80%的居民對于家庭隱患有一定的辨識及預防措施;88%的居民對于消防安全基本常識和對火災發生后的逃生知識有較高的了解。
隨后,實踐團對消防器材、消防通道等進行安全排查,發現小區內部消防安全設施較為齊全,消防宣傳較為到位,但地下停車場存在消防栓存在破損、一處電線出現老化等問題。針對以上安全隱患問題,團隊成員從專業角度出發,對小區負責人提出相關建議:及時更換老舊電線,整理雜亂線路;根據《消防法》應定期定檢消防滅火設施,對消防栓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檢測,每半年檢查滅火器一次,確保完好有效,同時檢測記錄應當完整準確,存檔備查,若發現滅火器不正常應及時更換或送消防單位充裝;定期開展消防應急演練,加強居民對突發火災的應急處置能力,增強居民避險自救技能。
訪特殊家庭,擴大安全宣傳覆蓋面
勞動力流動是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資源優化配置的必然結果,也是城鎮化、現代化的重要推動力量,在這樣的背景下,農村空巢留守家庭居多,大多是“一老一小”的家庭配置,對于防詐騙、消防安全防范意識較為薄弱,因此團隊成員前往安徽、河南、山西等地對空巢老人等特殊家庭開展“進農村”“進家庭”調研。
從與老人的交談以及所填寫的調查問卷中發現,70%老年人對網絡詐騙的防范意識比較淡薄,對網絡詐騙的途徑了解不多,易受網絡上的虛假廣告、虛假信息、電信詐騙等不良信息的引誘。為此,實踐團對該群體進行專項宣傳,從刷單、保健品、冒充公檢法、冒充教師等常見的詐騙手段出發,提高他們的防范能力。最后,實踐團指導老年人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盡最大可能減少電詐風險,護住特殊家庭的“錢袋子”,筑牢青少年成長的“防護墻”。
統計結果顯示,僅兩成村民會定期檢查家用電器線路、燃氣管道、灶具等,有超過半數的青少年不知道滅火器使用方法。團隊成員面向青少年細心講解消防安全宣傳單,重點強調用火、用氣、用電、急救與逃生等安全要點,排查各家庭在電線、插排、消防通道、電瓶車使用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隱患并協助完成整改。

本次暑期社會實踐團積極響應總體國家安全觀,運用專業所學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扎實推進安全宣傳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為進一步提高全社會整體安全水平、迎接黨的二十大順利召開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