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江山紅色路,青春力量青春行
地處江郎山北麓的清漾村,自江南毛氏第八代先祖遷此算起,已有1500年歷史,在這1500年中,孕育繁衍了眾多毛氏望族。清漾村是江南毛氏發源地,為深入感受紅色文化、堅守紅色初心,統計與數學學院擎百年炬火,看“浙”里風光實踐團奔赴衢州市江山市開展紅色主題教育實踐互動,追尋偉人足跡,賡續紅色血脈。
一、鑒古觀今,在紅色舊址中探尋歷史記憶
7月4日下午14時,實踐團成員前往衢州市清漾村文化禮堂以及毛氏祖祠參觀。天辟畫圖星斗文章并燦,地呈靈秀山川人物同奇,清漾村內,白墻黛瓦素立,青石路蜿蜒鋪陳,一陣陣古樸的歷史滄桑氣息撲面而至。
走進毛氏祖祠,實踐團成員閱覽了記載著歷代毛氏家族的族譜。清正廉潔一直都是歷代清漾后裔所提倡和遵循的傳統美德,通過參觀毛氏祖祠,實踐團成員對毛氏宗族歷代官宦恪守清正廉潔、耕讀傳家的家風有了更深的體會。
二、碧血丹心,在革命故事中牢記初心使命
清漾村作為毛氏文化村,其中居住了很多過去的中共黨員和革命先輩,為此實踐團成員拜訪了衢州當地的中共老黨員,并與老黨員們進行座談會。
在負責人的帶領下,團隊成員來到清漾村光榮之家,對在黨五十年的革命前輩張家余進行訪談。張爺爺是一名退伍老兵,曾服役于解放軍原34師駐扎白湖農場部隊,在部隊里是一名老班長,在白湖農場保家衛國,退伍后扎根于文化生產中,作為一名老黨員仍不忘發揮余熱、傳遞正能量。
三、承志鑄新,在歷史豐碑下感悟信仰力量
實踐團的足跡延伸向衢,繼續前行,來到衢州地區的第一個共產黨支部——中共衢縣舊部,作為衢州地區的第一個共產黨支部,這里是衢州紅色革命的起航地。
講解員向實踐團的成員們介紹到:現如今的館內,經過修繕的館內分成了“紅色火種照亮三衢”、“革命星火燎原浙西”、“抗日救亡不屈斗爭”、“曙光迎照喜迎解放”四個板塊。在講解員的生動解說下,透過每一張圖片、每一件老物件,成員們重溫了那段發生在三衢大地上的紅色歷史,衢州保衛戰、血灑黎明等故事讓我們刻骨銘心。
“山山埋忠骨,嶺嶺皆豐碑”這是革命時代的歷史寫照,實踐團成員最后到達衢州市革命烈士紀念碑,在這里,我們看到了無數革命先輩的錚錚鐵骨和不屈靈魂,看到了他們用一生所書寫的壯麗雄歌,在那些驚心動魄的日子里,他們是意氣風發的少年,是雄心壯志的學者,是為這人間山河的革命家。
百年奮斗路,青春正當時,擎百里炬火,看“浙”里風光赴衢州清漾村實踐團成員們重溫紅色記憶,通過尋訪黨員、走訪紅色教育基地等形式,學習衢州的紅色精神,在社會實踐中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不負韶華、不忘初心、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