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丹土文化,傳承傳統文物
走近丹土文化,傳承傳統文物,開展文化尋訪活動。講好“文物精神”,守好文化遺產,延續歷史文脈,。為了鼓勵當代青年學生貫徹落實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相關政策,進一步加強新時代大學生綜合素質的社會實踐能力,將大學生的朝氣注入到傳統文化的弘揚工作中,曲阜師范大學計算機學院的15名青年學子以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組成了“匯聚青春之力,弘揚傳統文化”實踐隊,2022年12月30日下午,實踐隊在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丹土村展開社會實踐活動,全體隊員積極參加。
丹土遺址位于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潮河鎮丹土村,距離兩城鎮遺址不到3公里,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距今約4800年。文化遺存為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以龍山文化為主。丹土遺址保存著兩個不同文化時期的大量遺跡遺物,其遺跡面積之大,內涵之豐富,延續性之長,在山東省沿海一帶遺址中冠絕一時,現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通過發掘,丹土遺址出土了大量保存完好的陶器、石器、玉器等文物,標志著各個不同時期的不同文化。其中,陶器有鼎、鬶、罐以及龍山文化時期最為著名的蛋殼黑陶杯等。石器由:石斧、石鏟、石錛、石鑿、石鐮等。玉器有:玉鉞、玉璜、玉琮、璇璣等。出土的玉器不僅數量多,而且造型優美、制作精湛。尤其令人稱奇的是一柄鑲嵌綠松石的玉鏟,玉鏟和綠松石結合得且天衣無縫,代表著我國在4000多年前不僅有了鑲嵌工藝,而且鑲嵌工藝水平相當高。遺址經過多次發掘,發現了大汶口文化晚期、龍山文化早期、中期的三個連續擴展的城址。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城址距今約4800年以上,可見,早在4800年前,-丹土就有了海岱地區最早的城。丹土遺址是大汶口文化城址和龍山文化城址相疊壓的一處遺址,在我國古代同時期文化遺址中尚不多見,大量遺物的出土,對于研究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兩支文化的關系,以及城市的起源與發展、民族交融歷史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隊員們通過對丹土遺址、丹土文化鄉村紀念館以及丹土村的尋訪,見到了丹土遺址挖掘出的文物、看到了丹土村村民為宣傳丹土文化將陶器置于大街小巷,以及通過傳統壁畫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丹土魅力。讓傳統文化更好更直觀地走進當代人民生活,整個過程十分震撼。
通過這次實踐活動,全體隊員對丹土文化有了全方位,多層次的了解和認識。并在尋訪的過程中,隊員們也看到了文化傳承方式的多樣性以及包容性。當代青年人也應自覺加強對丹土文化這類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將青春的力量匯聚到文化傳承中,讓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機!(作者:陳淘淘)
- 探尋昆崳煙霞,傳承道教文化
- 道教是產生于中國的傳統宗教,是把古代的神仙思想、道家學說、鬼神祭祀以及占卜、符箓、禁咒等巫術綜合起來的產物,所謂"道家之術,雜而多
- 12-31 關注:0
- 走進特色小鎮,感受徽派文化
- 中國建筑以其獨有的特色立于世間,而徽派建筑是我國建筑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它有著獨有的建筑特色,與當地的文化相得益彰。徽派建筑在
- 12-31 關注:0
- 傳承傳統文化,弘揚民樂經典
- 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土壤,獨具藝術魅力的中國民樂伴隨一代代國人走過悠長歲月。為了鼓勵當代青年學生貫徹落實弘揚中國優秀傳
- 12-31 關注:0
- 走近丹土文化,傳承傳統文物
- 走近丹土文化,傳承傳統文物,開展文化尋訪活動。講好“文物精神”,守好文化遺產,延續歷史文脈,。為了鼓勵當代青年學生貫徹落實弘揚
- 12-31 關注:0
- 感悟發展先路,體味時代前途
- 12月13日至12月14日,曲阜師范大學管理學院“赤子心磐”實踐團圍繞著“賡續紅色基因,展國精神面貌”的主題在山東省日照市開展社會實踐
- 12-31 關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