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30日-2月3日,五邑大學“邑路向前”寒假社會實踐團隊成員分別前往了江門市新會勞動大學、江門市梅溪小學舊址、開平市赤坎南樓、開平市司徒美堂故居、開平市紅線女故居進行調研與宣傳。
1月30日,“邑路向前”寒假社會實踐團隊來到了新會勞動大學進行實地調研。新會勞動大學位于江門市圭峰山下,1958年7月1日至7日,周恩來總理到新會調查研究時曾到此視察,并親筆提名為“新會勞動大學”。隊伍首先參觀學習了周恩來總理視察新會照片展,沿著周總理閃光的足跡,瞻仰了一件件珍貴文物,觀看了一幅幅歷史圖片,團隊成員在認識到新會發(fā)展的歷史進程后,認為在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新會將會有新的發(fā)展。
在參觀結束后,隊員們感慨到“作為五邑地區(qū)的青年大學生,我們更要在這個新時代中,珍惜時光,腳踏實地,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青年的殷切寄語,不斷提高自身的科研素養(yǎng),胸懷祖國、追求真理,‘羨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青年大學生要把責任抗在肩上,做新時代的追夢人,以奮斗詮釋無悔的青春,為祖國的建設貢獻我們的一份力量。”
“愛國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愛國是中華民族的血脈印記,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之一,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畢生使命。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新一代青年大學生應盡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努力奮斗,自強不息。希望本次調研實踐可以喚起廣大青年大學生對愛國愛黨的使命感和信念感。

實踐隊成員在江門市新會區(qū)新會勞動大學進行調研。團隊供圖
2月1日隊伍來到了梅溪小學舊址進行實踐調研。南村是江門地區(qū)大眾熟知的革命老區(qū),紅色歷史十分的悠久,這里也曾是抗日戰(zhàn)爭與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革命基地。在村子里感受紅色文化的過程中,團隊于當?shù)鼐用竦慕徽勚辛私獾皆谛鹿谝咔樗烈鈧θ嗣袢罕娚】档奈ky時期,當?shù)攸h組織以人民生命健康為首位,積極組織防疫抗疫工作,在后疫情時代,也為當?shù)厝罕娞峁┏渥愕姆酪呶镔Y,方便人民的工作和生活,正如梅溪小學舊址這個紅色印記的象征——黨和人民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
在梅溪小學舊址展覽室內,團隊看到了南村村在國家鄉(xiāng)村振興的政策下,一步步地發(fā)展起來。在和當?shù)厝罕姷慕涣髦校數(shù)厝罕娺給團隊介紹了他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在國家和社會的高質量的發(fā)展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生活環(huán)境不斷優(yōu)化,滿足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當?shù)厝罕娺提到近年來南村堅持黨的領導,加強了基層黨組織建設,大力挖掘了紅色資源,打造紅色印記展廳,激活了村子中內在活力,滿足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實踐隊成員在與當?shù)厝罕娊涣骷斑M行問卷調查。團隊供圖
2月3日團隊前往赤坎南樓、司徒美堂故居和紅線女故居進行實地調研,同時采用新媒體技術,通過線上的方式,讓更多人一起參與到學習和調研當中。
在南樓上,團隊看到了司徒氏自衛(wèi)隊七壯士的壯烈事跡,他們連日憑樓死守,彈盡糧絕,為表抗日決心,與敵人血戰(zhàn)到底,后七壯士遭毒彈攻擊,中毒被俘,但他們寧死不屈,決不投降,這種偉大的精神需要大家銘記,青年生于這個偉大的時代,更要珍惜這個時代,要做新時代的奮斗者。
“祖國不獨立,華僑難出頭”。作為旅美69年的華僑領袖,司徒美堂先生熱心關注華僑事業(yè);“我的生命屬于藝術,我的藝術屬于人民”。紅線女不僅為粵劇在中國的發(fā)展作出重大貢獻貢獻,也為抗美援朝和災荒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兩位愛國人士對祖國的奉獻精神也深深地感動了團隊成員,隊員們紛紛認為當前的青年需要認真學習二十大精神,將紅色精神貫徹到日常的行為和學習當中。

實踐隊成員在江門開平是赤坎鎮(zhèn)南樓紅色景點進行實地調研。團隊供圖
此次“邑路向前”寒假社會實踐團隊在江門地區(qū)的紅色基地走訪活動到此便告一段了,在此次的活動中團隊隊員們都有很多的感悟。“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生逢其時的中國青年,要不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寄語,在實踐中感悟二十大精神,在實踐中找尋自我,在實踐中感受抗疫精,感悟革命前輩們的信仰力量,鑄就信仰之魂,讓青春綻放更為絢麗的光芒,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習的中國夢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