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衛生,護健康
2024年7月16日上午,四進永和服務隊隊員沈澤潘在黃埔區永和社區社工服務站開展一節健康衛生課。課程圍繞“為什么要講衛生”、“需要重視哪些身體部位的衛生情況”、“要養成什么樣的衛生習慣”三個方面展開,旨在幫助小朋友們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課程伊始,授課老師向小朋友們提出第一個問題:“衛生等于健康嗎?”多數小朋友表示認可。緊接著授課老師又引導小朋友們思考衛生與健康的聯系。小朋友們認真思考老師的問題,從細菌、病毒等角度進行回答。沈老師對小朋友們的回答進行總結,指出細菌與病毒是健康的最大威脅,而講衛生能讓身上的有害細菌減少,從而保持身體健康。因此,衛生與健康聯系密切。這些問題不僅提高小朋友們對課程的興趣,也讓小朋友們意識到到講衛生的重要性。
在此基礎上,授課老師強調暴露在外的身體部位是需要大家關注的重點。小朋友們也順著這一思路,踴躍舉手發言,表示手、腳等部位和外界接觸較多,因此容易變得不干凈。授課老師肯定了小朋友們的發言,并著重強調手因其使用頻率之高和與外界接觸次數之多,所以是最容易臟的身體部位。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做好手部清潔。接著授課老師帶領小朋友們學習七步洗手法,了解七步洗手法的步驟。小朋友們紛紛進行演示,還有小朋友流利地唱出了關于七步洗手的小歌謠。而在“牙齒清潔”板塊,授課老師設置了一個小陷阱,詢問大家應該選擇早上刷牙還是晚上刷牙。然而小朋友們的生活經驗都很豐富,并沒有被迷惑,異口同聲地喊出“兩個都要選”。授課老師對大家的表現進行肯定,并教小朋友們使用巴氏刷牙法以保護牙齒健康。針對目前青少年近視率較高的情況,授課老師也提醒小朋友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愛眼護眼。最后授課老師強調護耳、護鼻的重要性,告訴小朋友們同樣要愛惜這兩個器官,保持它們干凈衛生的狀態。
最后授課老師進行總結,再次提醒小朋友們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這樣才能收獲健康的身體。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小朋友們掌握正確的方法,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今后服務隊將持續持續開展相關課程,讓更多的小朋友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共繪健康中國的新未來。
作者:沈澤潘 來源:華南師范大學物理四進永和服務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