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夢數字時代 編譯科技未來
在這個充滿陽光與希望的夏天,“筑夢數字時代 編譯科技未來”社會實踐隊走進了社區,為7至13歲的青少年們帶來了一場關于科技與夢想的盛宴。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科普活動,更是一次心靈的觸碰與未來的對話。
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如何讓孩子們從小接觸科技,激發他們對科學的興趣,成為了我們共同的使命。為此,“筑夢數字時代 編譯科技未來”社會實踐隊,由一群滿懷熱情的大學生組成,他們走進社區,用行動踐行了科技教育的理念,為7至13歲的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場科技的盛宴。
科技啟蒙,點亮好奇心
實踐隊的成員們精心準備了一系列科技小實驗,旨在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一場名為“飛而不落的氣球”實驗中,孩子們驚奇地發現,通過簡單的物理原理,氣球竟然可以在空中自由飄浮。這一實驗不僅讓孩子們驚嘆不已,更是點燃了他們心中探索未知的熱情。孩子們在實踐隊成員的指導下,利用氣球、吹風機等簡單材料,成功制作出了能夠在空中懸浮的氣球。通過觀察氣球的運動狀態,孩子們了解了伯努利原理。這個實驗不僅讓孩子們感受到了科學的神奇之處,也讓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得到了鍛煉。
編程,打開智慧大門
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編程的魅力,實踐隊還特別設計了一堂趣味橫生的Scratch編程課。在這堂課上,孩子們學習了如何創建一個海底世界的動畫,并讓小魚游動起來;又或者,他們可以親手制作一顆劃過天際的流星。通過這些生動有趣的編程項目,孩子們不僅掌握了基本的編程邏輯,更是在創造中找到了樂趣。看著屏幕上自己親手編寫的程序運行起來,孩子們的笑容如同那流星一般燦爛奪目。
可持續發展,守護綠色星球
為了培養孩子們的社會責任感,實踐隊還開設了一門《青少年可持續發展》課程。在這門課程中,孩子們了解到了環保的重要性,學會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節約資源、減少浪費。更重要的是,實踐隊的成員們通過一系列互動游戲和討論環節,讓孩子們明白了每個人都可以為地球母親做出貢獻,哪怕是最微小的努力也是有意義的。通過講述關于環保、節能減排的故事,以及開展互動游戲等方式,孩子們了解了保護環境的具體行動。這一環節不僅增強了孩子們的社會責任感,還讓他們意識到每個人都可以為地球的未來貢獻一份力量。孩子們紛紛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議,有的孩子表示要從自己做起,少用塑料袋,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有的孩子則想成為一名環保科學家,為地球的明天貢獻力量。
共繪未來,我們同在
“筑夢數字時代 編譯科技未來”社會實踐隊,不僅是一群大學生用自己的知識和熱情點亮孩子們夢想的旅程,更是一場關于成長與希望的故事。在這次活動中,大學生們不僅教會了孩子們如何面對挑戰、勇于探索,更是在他們的心中種下了科技的種子,讓他們相信,只要擁有夢想和勇氣,就能夠創造出無限可能的未來。
讓我們一起期待,這群可愛的孩子們,在科技的引領下,能夠勇敢地追夢,編織出屬于他們的精彩未來!
科技,是點亮未來的燈塔;教育,是托舉希望的翅膀。“筑夢數字時代 編譯科技未來”社會實踐隊,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教育的意義,讓科技的光芒照進每一個孩子的心靈。讓我們一起期待,這些幼小的樹苗,終將長成參天大樹,為社會貢獻出屬于他們的一份力量。
作者:煙臺大學計算機與控制工程學院志愿服務團 來源:煙臺大學編譯未來志愿服務團
- 這里存在著過去,這里面向著未來
- 為助力鄉村振興建設,推廣農產品宣傳,鄭州大學“鄭閆甄選”心心向農支農團隊冒酷暑赴河南省駐馬店市泌陽縣閆洼村進行調研支農。
- 07-28 關注:0
- 步履鏗鏘護國旗,文物拼聚傳薪火
- “生在國旗下,長在春風里。少年自當扶搖上,攬星銜月逐日光。”為響應國家號召,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山東理工大學向日葵暑期
- 07-28 關注:0
- 工大學子筑夢行 賡續血脈在行動
- 2024年7月12日,合肥工業大學“三下鄉”暨尋訪紅色皖南專項行動外國語學院團隊6名成員在指導老師丁力的帶領下開展了以“賡續紅色血脈,
- 07-28 關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