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陳德儀 徐楊龍)
前言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助力“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行動落深落實,引領教育廣大青年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7月10日—20日,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追“風”助農實踐團隊深入湛江市雷州市調風鎮開展2024年廣東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行動。實踐團隊以十一個“1”為重點任務,開展產業調研、文旅宣傳、七彩假期等實踐內容,團結青年力量,為調風鎮“百千萬工程”注入青春力量。
深入產業調研,鄉村振興新賦能
為響應“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的號召,探索鄉村振興與科技的新型銜接方式,7月18日,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經貿學院院長方凱教授、會展系主任關晶博士、農業與生物學院顏珣研究員帶領仲愷追“風”助農實踐團隊組成調研團隊前往調風鎮開展“百千萬工程”突擊隊科技下鄉活動。此活動過程中,調風鎮與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專家團隊開展座談會并進行實地調研,專家團隊對針對香蕉黃葉病及農文旅產業發展開展專題討論及研究,提出了許多建設性建議,共商發展大計。








促進文旅融合,共筑和美調風
為探索調風鎮特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徑,讓廣大群眾領略調風鎮的獨特魅力和風采,帶動調風鎮旅游業的發展,促進鄉村振興。仲愷追“風”助農實踐團隊深入雷州市調風鎮開展深入調研,探索村鎮文旅產業。
活動前,團隊進行了充分的資料搜集與整理籌備工作,并且選擇以實地調查與實地勘景的形式,依托調查問卷,結合走訪宣傳和深度訪談等形式來收集數據信息,同時制作優質精良的調風鎮文旅宣傳《印象·調風》視頻,該文旅視頻深度表現了調風鎮豐富的鄉村文旅特色產業以及優秀的自然生態風光,將調風鎮的自然美景和文化瑰寶展現給屏幕前的觀眾朋友們,讓更多人“遇見”調風、認識“調風”、了解“調風”,對調風鎮文旅宣傳方面作出積極貢獻。目前該視頻被央視頻、湛江發布、雷州發布、廣東省鄉村旅游協會、廣東省休閑旅游產業協會、雷州青年、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官方號等平臺的大力支持與發布,讓更多人“遇見”調風、“了解”調風,進一步提高了調風鎮文旅在外知名度。





多彩課堂繪就七彩假期,凝心聚力助力兒童成長
為切實加強對少年兒童的關心關愛,積極響應團中央開展“七彩假期”志愿服務號召。7月13日,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追“風”助農實踐團在雷州市調風鎮調風村黨群服務中心開展2024年關愛行動“七彩假期”志愿服務行動。本次活動圍繞思想引領、文化傳承、科技創新、快樂學習、文明生活、身心成長、藝術素養、急救學習、國防教育等十大板塊展開,切實為有需要的少年兒童提供幫助和服務,為社會增添一份溫暖與力量。在活動過程中,團隊成員們充分發揮自身所能,服務調風鎮少年兒童600人次,使用28個課件、67份音視頻、320份教具不斷創新課堂形式和服務內容,用實際行動為調風鎮的孩子們打造“七彩假期”。團隊將努力在這條征途上大手牽著小手,同受教育、共長才干,繼續傳遞愛心,加強對農村少年兒童群體的關心關愛,為更多孩子的成長貢獻自己的力量。





守護多村綠水青山,
助力鄉村振興提“顏”增”質”
在來到調風鎮的這段時間里,實踐團隊與調風鎮政府一同參與到"河'我一起保護母親河"、“巡河護綠”、“廣東省特色村橫山村建設"等多次“綠美廣東”、人居環境改善活動,團隊積極配合政府工作,以人居環境整治為載體,提升村民自治水平,為鄉村振興匯聚強大合力。在以上活動中,實踐團隊展現了新一代大學生在推進"百千萬工程"中的青春力量和積極的精神風貌,同時也深深感受到調風鎮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熱切向往和追求。



助推特色產品,助力鄉村振興
為幫助打造調風鎮特色農產品品牌,推動鎮域特色農產品的高質量發展,探索多村振興之路。實踐團隊在活動期間開展直播助農活動,為廣大網友傾情推介調風鎮特色農產品——菠蘿、鳳梨、火龍果、香蕉、海鴨蛋,向屏幕前的觀眾朋友展示地道“調風味"的獨特魅力。在開啟的12小時直播內,在線觀看達4167人,總點贊量超10萬。同時,實踐團隊前往雷州市調風鎮的火龍果種植基地、香蕉產業園、菠蘿的海、卜昌村海鴨養殖基地開展為期兩天的調研活動。實踐團隊深入了解了調風鎮特色農產品產業發展現狀,得到了來自基層的"第一手資料",這次“調風獨有"的材料為隊員們提供了洞察、解決調風農業產業發展深層次的獨特視角。



結語
為期兩周的“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行動,團隊成員紛紛表示社會實踐不是終點,而是起點,這次活動讓自己更加了解鄉村振興的現狀以及鄉村的發展變化,作為農業院校的大學生,未來也將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努力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建功立業,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應有的貢獻。
接下來,仲愷學子將秉承“注重實踐,扶助農工”的校訓,依靠校地合作加強與當地的溝通交流,把“鎮域所需”和“高校所能”深度融合,借高校資源賦能鎮域發展,為調風鎮經濟社會高質量振興發展蓄勢賦能,為全力打造特色專業強鎮貢獻出一份青春力量,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