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理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攜夢筑鄉”社會實踐隊前往淄博市博山區中郝峪村的“天工開物”文化體驗館進行志愿服務活動,并在當地的博愛衛生站學習急救知識。
7月15日上午,實踐團隊前往“天工開物”文化體驗館。進入文化體驗館后,館內負責人首先帶領團隊成員參觀各類文化工藝成品,其中包括植物扎染的各色布料、木質刻章等,了解中國傳統工藝的別具一格。隨后團隊成員跟隨講解員了解了關于活字印刷、造紙術、印泥制作、刻章等傳統工藝,真切地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經講解員講解結束后,團隊成員便作為活動志愿者協助文化體驗課老師發放材料,清洗工具,為研學旅行孩子們的提供幫助。團隊成員通過觀察發現了實踐可以更好地提高動手操作的能力,明白了創新發展的重要意義,進一步意識到文化對于發展旅游業和鄉村振興的重要作用。
7月15日下午,團隊成員參觀了博愛衛生站,這是中國紅十字會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而建設的項目,其宗旨是既能為當地居民及旅游人群提供便捷高效的醫療服務,又可以擴大衛生健康宣傳,吸引廣大中小學生來此地學習急救知識。
經過簡單的參觀后,紅十字會的老師對團隊成員普及了應急救護的知識,講解了心肺復蘇的理論知識及各種類型傷口的應急處理方法。結合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典型案例,圍繞緊急呼救、心肺復蘇術以及海姆利克急救法等,舉例許多場景的突發事件如何處理,對基本救護原則進行講解和演示。演示利用急救模擬人開展心肺復蘇模擬救護并講解如何正確使用除顫儀AED,最后團隊成員利用剩余時間在現場操作演練。通過此次急救知識培訓活動,團隊成員表示已初步掌握了常用的基本急救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提高了在緊急情況下自救互救的能力,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寶貴以及掌握急救知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經過此次實踐活動,團隊成員了解并學習到中郝峪村“鄉村振興+旅游”的發展經營模式,特色的文化體驗館,完善的衛生室機構,均促進了郝峪村的旅游和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同時本次社會實踐的圓滿完成,提高了團隊成員的文化認同感,增強了團隊成員的團隊凝聚力和社會責任感,為充分發揮青春力量、助力鄉村振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