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劉琪玥)為關愛留守兒童成長,發揚大學生的青春力量,2023年7月25日至28日,作為鄭州財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藝伴童心關愛留守兒童”社會實踐中的一員,我走進了河南省鶴壁市,參加了以“藝伴童心,關愛留守兒童”為主題的實踐活動。其中的一員,深入的了解了關愛留守兒童的社會實踐內容,在我看來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學校教育向課堂外的一種延伸,也是推進素質教育進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我們大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在參加此次實踐活動前,我有些緊張與莫名的興奮,因為首先進行活動的目的地在我的初中母校里,其次在我認知中,留守兒童大多性格孤僻,沉默寡言,不愿意或害怕將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表達于眾。
此次實踐活動的內容是在中學開展關愛學生心理的心理幫扶以及心理教育等活動,我很幸運的能夠得到這次的機會,在此期間,我首先開展了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介紹,溝通等問題,拉近了學生之間的距離感,設計了一個小游戲名字叫做“逢七過”。簡單來說就是通過趣味性的教學,拉近了學生與我之間的的距離感使學生與我更加的親密了解,也讓我更加了解學生的性格等。
圖為實踐隊員與同學一起玩“逢七過”的游戲
其次我也讓同學們參與了心理幫扶活動,例如“守護天使”活動。時光流逝,歲月沉淀時間把稀松的平常過往磨的發光,而能使生活美麗的,是我們藏起來的真誠和童心。舉辦了一項時間為一周的“守護天使”活動 希望同學們也能有自己的守護天使和即將去守護的人,小小用心帶來的溫暖和期待,會讓生活變得更可愛。我認為這樣的活動會讓同學們感受到美好與善意,也能夠使學生更加真誠的面對同學之間關系并且也能夠減輕學生學習的壓力,增加生活的趣味性,能夠更好的疏導同學們之間的心理問題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使學生之間的友誼變得更純粹美好。并且活動期間是需要匿名,送給你選中的“天使”一份禮物的,并且要照顧和守護你的“天使”為他做一些事情,但不能被ta知道,否則守護會失敗。
同學們在聽講心理幫扶的活動規則
同時我作為本中學的畢業生,我感覺這樣的活動是非常有意思的,也是很有意義的,通過自我介紹和心理游戲等活動,我進一步的對同學們有了比較深刻的了解。并就此與同學們進行了溝通與交流,也能夠緩解同學們面臨著考試升學的壓力。同時也能夠有效的克服內心比較內向的同學們害怕與人交流的心理障礙,能夠提升他們的參與感和滿足感,搭建了雙方心靈溝通的橋梁。
圖為志愿者與學生們分享自我經歷
我感觸最深的是在此次活動中我作為畢業的學姐上臺與母校的學弟學妹們進行溝通的問題。淺淺的當了一個學姐的自豪感與學弟學妹們分享了學習、經歷與人際交往方面的經驗。這也是我第一次作為學姐回母校分享經驗非常感謝這次實踐活動給我帶來這次的機會,這次回訪母校也給我帶來了很大的感觸,也讓我得到了很多的成長。關愛留守兒童,溫暖心靈成長,春風造就了國人的仁愛,造就了中國人的根,愛心獻社會,真情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