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學院學子化身“非遺守護者”助力九華鄉古村落活態傳承
古村落是歷史的活化石,非遺則是其上熠熠生輝的紋理,二者交織,讓往昔歲月觸手可及。近日,池州學院“大學生‘非遺守護者’計劃”實踐團走進安徽省池州市九華鄉老田村,開展為期三天的古村落活態保護與文旅融合實踐活動。團隊聚焦當地老田板龍、九華民歌等非遺項目,探索傳統文化與文旅融合的新路徑。
九華鄉古村落擁有2000余年歷史,現存九華行祠、吳氏宗祠等古建筑,是安徽省首批“千年古村落”和中國傳統村落。然而,城市化進程中,古民居年久失修、年輕人外流等問題,讓老田板龍制作技藝、九華民歌等非遺面臨傳承困境。
針對古村落保護,隊員們實地調研古建筑保存狀況,實踐團通過實地調研,系統挖掘整理當地傳統技藝、民俗傳說等非遺資源,建立數字化檔案;組織非遺傳承人實地座談,團隊還設計“非遺+古村落”研學路線,將九華行祠、吳氏宗祠、池陽書舍等文化地標與非遺體驗結合,助力文旅融合。
在吳磊老師帶領下,實踐既為古村落保護提供了青年智慧,也讓學生深刻理解文化傳承的意義。下一步,團隊將整理形成調查報告,為九華鄉非遺保護與文旅發展提供參考,讓千年古村與非遺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生。
實踐過程中實踐團隊收獲了寶貴的知識和經驗,也為非遺守護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力量。通過在老田村的實踐活動,探索出一條黨組織領導、以當地文化為基礎、依托當地資源等多元一體的古村落保護與文旅實踐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