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非遺香韻,傳承文化之光
蟬鳴響,盛夏到,廣東江門中醫藥職業學院正式拉開2025年暑期社會實踐暨服務“百千萬工程”行動的序幕。7月1日,尋香承韻突擊隊的師生們迎著驕陽,將青春的足跡印刻在奔赴新會區雙水鎮小岡村的路上。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小岡香,數百年歷史香火文化的傳承地使鄉村振興和非遺傳承有機融合,為古老村落注入全新活力,讓傳統技藝在新時代煥發新生。隊員們以熾熱之心開啟了探尋傳統香業奧秘的實踐道路。
踏入錨記香廠,邂逅千年香韻
踏入錨記興華塔香廠,古樸而莊重的建筑率先映入眼簾,似一位沉默的歷史見證者,將歲月沉淀的故事娓娓訴說;轉過回廊,曬香場上整齊排列的香枝豁然展現,在驕陽下泛著質樸迷人的光澤,宛如金色海洋翻涌,與古樸建筑相映成趣,共同勾勒出雙水鎮獨樹一幟的亮麗風景。
以香為媒,代代相傳
守望相承

手搓實踐

簽根紅染
古法揉香意,手工傳匠心
在古樸的工坊上,時光仿佛凝固。匠人們圍坐在雕花木案前,布滿歲月紋路的雙手宛如靈動的刻刀,在氤氳香霧中勾勒千年技藝的傳承脈絡。以古法手制的香枝,凝聚著匠人數十載的精湛技藝與天然香料的馥郁精華。輕燃之際,醇厚香氣如清泉滌蕩,驅散身心疲憊,令人靈臺清明、思維暢達。而每一道制香工序,都承載著代代相傳的文化密碼,讓這份跨越時空的匠心,在提神醒腦的芬芳中,續寫中華香文化的璀璨篇章。
在百米以外的機械車間,金屬齒輪的嗡鳴割裂了古法工坊的靜謐。流水線吞吐預制香料,模具精準壓塑,每支香如工業復制品般規整劃一。機械香雖以高效應市,卻因化學香精與工業粘合劑的介入,燃燒時氣息濃烈刺鼻,僅能短暫刺激感官,難以安撫心靈。相較之下,手工香以天然草木之力澄明心神,而機械香在快節奏生產中,正悄然消解文化的千年底蘊與人文溫度。
香脈永續
金輝銘堅守,香脈續精魂
榮譽架上,鐫刻著“傳承民俗文化產業”的鎏金牌匾如星辰般熠熠生輝,它們不僅是無聲的嘉獎,更是香廠代代匠人用歲月和心血鑄就的無聲誓言。這璀璨的金輝,映照的是數十年如一日的執著守望,是對古老制香技藝毫厘不差的虔誠復刻,更是將飄散在時光里的民俗精魂重新聚攏、小心呵護的深沉信念。它見證的,遠不止于香料配比、工序流轉的薪火相傳;那牌匾上流淌的光澤,分明是滲入香泥肌理的文化基因,是流淌在煙火人間的古老智慧與生命哲思的延續。每一道光芒,都在訴說著:守護非遺,是守護一方水土的記憶密碼,是讓那源自大地深處的香火之脈,承載著不朽的民族精魂,穿越時空,恒久流淌,生生不息。
智承香脈
采訪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戴鐵錨

跟著匠人,學習搓手工竹簽香
作為大學生,當于傳統與現代的激蕩中找準定位:以敬畏之心傳承手工制香技藝,借新媒體之力傳播文化基因,留存匠人匠心,讓傳統香業在效率與匠心間達成平衡。以青春智慧貫通古今方能讓香文化在時代浪潮中守正創新,歷久彌新。
旗揚承古韻,智啟煥新生
活動尾聲,我們于廠門前定格身影。手中隊旗獵獵飄揚,這不僅是青春朝氣的彰顯,更是與古老非遺傳統的深度交融、雙向奔赴。此次暑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之行,我們以實際行動為筆,在新會小岡香非遺傳承的長卷上,書寫屬于青春的探索故事。讓香文化的悠悠古韻,掙脫時光枷鎖,在新時代的春風里,持續漫溢芬芳,續寫傳承新篇。
作者:尋香承韻突擊隊
來源:尋香承韻突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