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3日,為引導青年學生領略工業魅力,傳承工匠精神,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青山碧海,循跡八桂”社會實踐團前往廣西柳州市工業博物館,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社會實踐活動。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柳州工業博物院前的合影(吳明燕 攝)
走進博物館,入口處的藍色鋼鐵雙動壓力機便令成員們深感震撼。館內,一件件展品如同一把把鑰匙,開啟了柳州工業發展的歷史之門。從20世紀20年代民營工業萌芽,到新中國成立后諸多企業崛起,再到成為廣西工業之首,柳州工業的每一步變遷都在這里得以呈現。成員們通過參觀展品、閱覽資料,深入了解了柳州工業從無到有、由弱變強的輝煌歷程,深刻感受到“柳州制造”向“柳州智造”跨越背后的奮進精神。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館內參觀(吳明燕 攝)
在展覽館中,現代聲光影像技術展示了柳鋼60年的發展畫卷。成員們沉浸式追尋紅色鋼鐵記憶,體會到企業與時代同頻共振的脈動。大家紛紛表示,老一輩、新一代工業人“自強不息、敢為人先”的精神令人敬佩,值得好好學習。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柳鋼60年發展畫卷前參觀學習(吳明燕 攝)
此次“三下鄉”實踐活動,讓成員們收獲頗豐。這不僅是一次對柳州工業文化的深度探尋,更是一堂生動的思政課。成員們將把在工業博物館所學所感融入未來學習工作中,傳承奮斗精神,為助力地方發展、實現民族復興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