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雙碳”目標落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鄉村綠色低碳發展,改善農村居住環境,7月2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碳尋鄉野·新質暖萬家”實踐團走進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三墩鎮新星社區,聚焦居民生活能源消耗、家用電器能效、建筑節能潛力以及清潔能源應用意愿等展開了專題調研。
▲圖為實踐團在杭州東站合影
實踐團重點調研了社區居民能源使用現狀,內容包括住房結構、夏季降溫與冬季采暖方式、日常炊事設備類型及能耗開支,以及居民對清潔能源與節能技術的認知與接受程度。調研團隊采取分棟分層抽樣方式,覆蓋小區多個年齡層和戶型類型的家庭,以保證數據的代表性和全面性。在走訪過程中,團隊成員還細致記錄關鍵訪談信息,拍攝住宅外立面、廚房燃氣設備等影像資料。本次扎實的一手數據與詳實記錄,將為后續深入分析社區能源使用效率、提出優化用能模式建議提供可靠依據。
▲圖為實踐團成員走訪調研社區
通過本次實地走訪與數據分析,實踐團發現新星社區作為杭州市典型的老舊小區,居民能源消費結構呈現明顯的季節性與功能性特征。夏季大多數家庭使用空調降溫,戶均月度用電量顯著攀升;冬季采暖則以空調、電暖器為主,少數老年家庭仍習慣使用燃氣輔助供暖。炊事方面,絕大多數家庭使用天然氣,電磁爐、電飯煲等電器輔助使用,節能家電覆蓋率處于中等水平。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居民交流取暖方式與節能需求
團隊也注意到,居民對光伏發電、儲能設備、智能微網等新能源技術了解仍相對有限,信息獲取渠道較為傳統。該小區住宅多為多層磚混結構,部分樓棟藉由舊改項目已完成外墻保溫改造和管線優化,但窗戶仍多為單層玻璃,夏季隔熱與冬季保溫性能有待提升,節能潛力較大。據了解,杭州市正在大力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和綠色低碳社區建設,部分社區已試點推行家庭光伏、智能微網、高效熱泵等低碳技術,并配套相關政策補貼。然而,由于老舊小區基礎設施條件限制、居民接受度和初始投資較高等原因,清潔能源技術的整體普及率仍不高,社區能源清潔化、智慧化轉型仍具有廣闊空間。
▲
圖為居民向實踐團成員介紹廚具設施
▲
圖為居民家中廚具設施
通過本次杭州地區暖炊設備調研實踐,使團隊成員深入了解了社區在能源消耗、建筑節能和綠色生活推廣方面的現狀與挑戰。“通過技術創新優化能源結構、提升建筑能效、引導綠色用能,對提升生活品質、降低碳排放和實現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隊長在總結調研數據時提到。團隊將持續調研杭州地區村鎮和社區采暖和節能需求,運用機電專業知識與技術優勢,探索智慧能源解決方案,助力城市和村鎮綠色低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