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是理性的選擇,還是情緒左右和信息的誤判?
6、其它因素:
如一線城市壓力大是不是回家鄉發展、如小城市是否要到大城市發展,這都不是絕對的,要看自己價值觀和轉職準備,發生問題時,不盲目被別人影響,今后我會專文寫這個主題。
再如生育計劃,有了二胎政策,在就業上對女性是不利的。想清楚自己是想在職場上有所發展,還是要是以家庭為重,如果能力夠強或資源夠強(配偶也是資源,如果認為這種資源是可以放心長久依靠的話),和買房自住一樣,任何時候都可以,想那么多沒用。總體來說,大公司比小公司好,做生不如做熟。基本的思路就是,最好不要在你的職業動蕩期去選擇要寶寶,而跳槽看上去很美好,但在工作和生活兩方面都需要你消耗大量精力去應付,效果不一定好。
一般來講,職業的快速發展期,在28-35歲這個區間,可一般女性最佳生育年齡在23-30歲,最好不要超過35歲。現在二胎政策放開,就越發的對女性職業發展帶來很多潛在的風險。
就我的個人經驗來講,大部分在職場上取得較大成就的女性,是晚育型的,陳瑜有本書甚至書名就叫《30歲前不要結婚》。30歲以后,在職業的穩定期和發展期,一般都是中層干部或骨干了,有些基層的工作可以有團隊幫助完成了,這個時候考慮要寶寶,身體狀況也不錯,經濟狀況更寬裕,有足夠的人生閱歷應對這個小生命。這個年齡如果不是太平庸,都積攢了很多必要可遷移的跨行技能和知識,再戰職場,也不是太困難。
工作都包含了薪資福利、未來的發展機會、對生活質量的影響、情感和人脈等多層因素。重新選擇職業就是轉換人生軌跡,要綜合考慮城市、區域、行業、職能、薪資福利、工作時間、通勤時間、企業文化、團隊成員各個維度來選擇下一步的方向。
1、同業:這是最多的,如果是同業跳,因為對行業較了解,工作上手速度快,要比較的除了薪資福利結構,工作強度、還要考慮企業文化的變化和團隊的情況,一定要處理好離職關系,在同一個圈子里,口碑的重要性遠過于你的想象。萬萬不要把自己的路堵死。好聚好散,凡事留余地,日后好想見。山不轉水轉,誰都有不容易的時候,為原東家說好話事情做漂亮只會提高自己的身份,誰都不愿意招一個從爛公司來的人,即使ta說自己出淤泥而不染。再不濟的前東家也養活你過。永遠為自己留有余地,不要說自己如何不喜歡自己的崗位,而是應該多說自己從現在的公司學到了什么獲得了什么。
2、進修:如果剛畢業不久,覺得自己學歷還要提升的可以全職,工作過幾年的讀個在職更高學歷,即使學歷教育不考慮了,把本專業的證書盡早考了也是極好的。這是不找下一份工作的最靠譜的不就業的離職出路。如果最后一份學歷不高,除了很難進正規的大公司,也較難成為獵頭的目標人才。
3、同職能:非同業,共通性的職能之間跳就要看行業和新公司的前景,盡量挑前景好的。
4、向外發展:非同業,非同職能,要找到共通性,選擇有興趣,有特長的,或者已經準備很久的作為新的主職業,如長年業余碼字寫文,在條件成熟后把原第二職業做成第一職業。這個主要考慮第二職業和第一職業的收益,付出回報的比率。想要兼顧,需要做大量前期的準備。選擇放棄原有的職業,一定在以前多條腿走路走了很久之后。
5、創業:有夢想情懷,有別人不可替代的資源,又敢博一把的。最好安頓好家人基本的生活,不要讓家人跟著賭。這是責任。在現今社會,最好不要不管不顧的裸辭,即使對自己再有信心,或者家里再不差錢,這也是不成熟也是不負責的表現,可以沒有下一份工作但不可沒有下一步打算。
人才的成長的不同階段除了自身努力尋找自己喜歡,擅長,又契合社會潮流的行業方向外,也要有一個良好的平臺和環境證明自己的穩定性和可提升性。如果我們能理性分析職場,規劃出更符合時代氣息的職業發展路徑,也會少走很多彎路。
如果職涯掌控得好,能力扎實,穩定和提升都能表現出來,真正好的獵頭找到你的時候,給你推薦的往往是同一種職能的多家公司的工作機會,這時候,就是“工作找你”的時候了。
最好的方法是在現有的崗位上努力積累,做出成績,為下一步更好的發展做好準備,當工作來找你時,勇敢一跳。畢竟在職場上,唯有能力能贏得真正的尊重,也唯有能力才能贏得機會。
跳槽司空見慣,有了這三個跡象,表明你也該跳了
盡管我一般建議堅持干一份工作至少一年,但如今跳槽帶來的污點已經不像過去那樣嚴重了。Jobvite最近對超過2,000名美國職場人士的調查顯示,跳槽已經是司空見慣。幾乎有一半(42%)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每五年至少跳槽一次,有近10%的受訪者去年才剛剛跳槽,對于尋找新的工作機遇持開放態度的比例則達到了驚人的82%。
這表明,如今人們終身(甚至連續十年)服務于一家公司的可能性已經不高了。如果你現在的工作正在給你的職業生涯拖后腿,就不要讓被貼上“跳槽者”標簽的擔憂阻止你另尋高就。如今的雇主正在尋找擁有各項技能和不同觀點的員工,因此通過豐富的工作經驗,你就有更好的機會獲得更高的薪水,找到最適合你的文化。
然而,有時候尋找新工作的動力并非來源于自身。以下一些標志意味著你是時候開始尋覓下家了:
你認為自己待不了多久了
這類明顯的跡象包括你的經理給你打出了糟糕的績效評價,提出了毫無建設性的批評,或根本不給你反饋。經理往往會通過“意愿與技能”來評定你的績效。如果他們認為你不愿干了,或者認為你“不可救藥”,就會覺得給你反饋也沒有用,不值得浪費時間。
如果你不確定雇主想要從你這里得到什么,最好是試試得到坦誠的反饋。從中你可以決定是否需要尋找新的機會,還是在現有的崗位上重新調整工作重點。
你感到厭倦
當然,任何工作都會有度日如年的時候,不過如果你的日常工作已經變成了花費大把時間找點有用的事情干,或者只是上網,可能就預示著雇主不太準備留下你太長時間了。
如果你注意到了這樣的跡象,首先問自己這份工作是否值得拼搏。如果你志不在此,最好還是去其他地方尋覓良機。有時,找到新工作意味著你可以辭職并友好地離開,這對于你和雇主都是好事。
我曾經被派去從事一項注重戰略和研究的工作,這對于結果導向的我來說很困難(有時也很無聊)。如果出現了這樣的情況,自我評估并搞清楚為什么自己感到無聊很重要。那里的工作對你來說是不是太少了?是不是太不令人興奮了?那個崗位長期來看也許不太適合你,但是從中獲取的技能可能會在你以后的職業生涯中起到關鍵作用。如果情況如此,你總是能找到其他的激勵因素,例如干點副業,或燃起熱情,從而讓你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工作。
你缺乏支持
這不只是關于你是否會很快獲得晉升或頭銜。密切注意自己是否能經常獲得資深員工的指導,或是有機會學習新技能,接手新項目。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就要提高警惕了,尤其是如果你提出了這類要求,但領導層并未給出回應時。
我曾在一家公司工作,該公司商業戰略的轉移導致我的崗位重要性下降。我過去帶給團隊的商業原因已經消失,公司也沒有供我工作的預算了。在這個時候,有必要搞清自己是否還有成長和成功的渠道。如果開誠布公的談話沒有給你指明位置的話,可能就是時候換份工作了。
發布時間:2021-03-18 作者:大學生新聞網來源:大學生新聞網 瀏覽:
- 員工的職場法則
- 老板寵愛的都是那些立即可用并且能帶來附加價值的員工。一位“前輩”曾經指點,老板在加薪或提拔時,往往不是因為你本分工作做得好
- 04-26 關注:14
- 2022年四個轉變心得體會范文精選
- 今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落地生
- 04-26 關注:15
- 新人入職的職場法則
- 很多新人進入職場之后,認為職場上的人要以誠相待,以心交心,和職場上的人交朋友,然而,職場其實是利益場,大家來職場是為了獲得利益
- 04-26 關注:14
- 2022年樂于助人美德少年事跡材料
- ***,男,11歲,鐵力市第一小學五年三班學習委員,現任學校少先隊副大隊長。小小年紀,就以良好的思想品質,優異的學習成績,全面發展
- 04-25 關注:13
- 有關職場法則的電影
- 或許你會覺得這是部喜劇片,但當你帶著初入職場的人的心態來看,就可以換個角度看懂這部片了。里面也反映了初入職場應有的心理準備。
- 04-25 關注:16
- 2022年小學生美德少年事跡材料
- 生活中她總是在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踐行著她的座右銘:“幫助別人,就是快樂自己”。班里住校生小麗同學的生活費不夠了,她聽說后
- 04-25 關注:11
- 女性職場法則規則
- 女人在職場,美麗者是奇葩,是錦上添花,當大多數的我們不具備美貌時,我認為大方的氣度和得體的舉止非常重要。
- 04-25 關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