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管理是本世紀初才興起的新興服務行業,其中,中國前10名的供應鏈管理企業提供服務的進口貨值的CR10僅為0.4537%,理論上,所有進口業務量均可通過供應鏈管理來予以實現。因此,市場空間巨大。2010年中國物流總成本高達10639億美元,占GDP 的18.1%,其市場容量僅次于美國。第三方物流總收入達到745 億美元,僅次于美國1211億美元,位列第二。
深圳實際已從事供應鏈管理業務的公司50家左右,眾多貿易公司、物流公司與其處于激烈競爭狀態。以前外貿、物流業的代理費一般在1-3%,現已經降到了0.4%-0.8%,由于涉及更多供應鏈環節服務,管理費用遠高于外貿、物流業,有些供應鏈公司甚至虧本提供代理服務,目的是取得資金結算中介地位,獲取墊資的利息差價。
從產品品類的選擇看,多數公司注重走專業化路線, 以一個或一類產品為主,兼及其他。從SCM業務環節看,分為兩類,一類以產品通關或采購執行為主,另一類開展綜合性SCM服務業務。國內綜合性SCM服務業務發展的標桿為怡亞通,它抓住企業供應鏈管理的核心是專注自身核心業務,將非核心業務外包,從而針對此需求提供一站式的供應鏈管理服務,通過內外部資源整合,實現資源共享,提高供應鏈管理效率。 從表面上看怡亞通的利潤是來源于服務費(即承運的業務量X服務費率),而經分析發現怡亞通的利潤收入實際來自兩大塊:存貨融資和金融衍生交易收益。怡亞通的產融運作模式,使其儼然像一家小型銀行,將銀行借貸資金通過供應鏈管理服務方式投放給客戶,并從中賺取“息差”,同時,針對外匯結算業務開展金融衍生交易對沖外匯風險,針對需要外匯結算的業務開展金融衍生交易,在人民幣升值背景下賺取了巨額收入。
供應鏈管理行業仍處于幼稚期與成長期之間,大部分的供應鏈管理公司仍處于業務摸索階段,即使是標桿的怡亞通在業內也褒貶不一。如何能夠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在另一個十年仍能笑傲江湖,需要供應鏈管理行業及企業深思。
北大縱橫企業管理咨詢公司是中國起步最早,也是目前中國最大的企業管理咨詢機構.它先后為國內近千家企業提供一流管理咨詢服務,其中三分之一為國內500強或上市公司,積累了豐富的管理咨詢經驗。公司與政府各主要部門、各行業協會、各研究機構、各高校建立了廣泛聯系,從而使得公司擁有眾多的專家為公司項目的運作把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