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 月都是一個開始,意味著新一季貿易展會序幕拉開,但是今年情況有了明顯的不同。中國已不再是世界上產品價格最低的國家,這個“世界工廠”必須更強調新穎及創意。尤其是深圳和香港,正嘗試將自己定位為產品設計和創新的前沿。例如,今年在香港舉行的環球資源電子產品采購交易會,就在展廳內辟出無人機專屬體驗區,邀請媒體試|用,引來媒體爭相報道。( 詳見《環球資源香港電子展深圳“智造”唱主角》)。
三年前,無人機還默默無名,如今,在深圳已涌現出了大疆等在國際范圍內都耀眼的佼佼者。其實,放眼望去,在醫藥、家居甚至是客服中心,已經出現了種類繁多的機器人產品,無人機不過是其中之一。在中國,人們在談論機器人時,大多圍繞的是機器人制造,而且,討論勢必延伸到一個范圍更廣泛的主題—軟件。亞馬遜在幾年前收購了Kiva Systems 以改革自身的物流體系,其倉儲系統雖然以簡易機器人托盤為基礎,但強大之處在于所使用的軟件,能瞬間讓機器人在倉庫里跳起高速旋轉的“芭蕾舞”,除非親眼所見,否則簡直難以置信。
如果說未來屬于知識經濟或軟件經濟,那將產生哪些管理問題?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工人?當然,不可能所有工作都由機器人來完成,那么設計和管理機器人的人,他們的個性和工作期望會與中國現有勞動力存在多大差異?(深度閱讀:人才“相親”,約嗎?),互聯網思維會有多重要?(深度閱讀:突破創新臨界點)。這樣的未來,顯而易見,需要中國經理人重新學習、充電。
所幸,我們將為解決這一大規模的教育難題盡一份力。從去年開始,我們以整合的方式,為制造業企業策劃了一系列管理課程。在最近八個月中,我們社群中有近2,000 家制造企業參加了數百次課程,其主題從簡單的貿易溝通和服務,到卡內基的如何影響工作團隊,再到德博諾的創意思維。您可以關注世界經理人官方微信,了解更多關于培訓的最新消息。
不論是在辦公室還是在市場,未來的面貌都將與過去截然不同。但我覺得,未來好或壞,關鍵在于是否夠“軟”—是否有好的管理和好的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