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工業園從園區到新型城市的轉型之路
從上海到蘇州,乘坐2010年7月1日剛剛開通的城際高鐵只要20多分鐘。
蘇州,曾經只是一幅古樸婉約的煙雨江南素描,而今卻正煥發著新的生機。根據《世界經理人》“中國最具發展潛力二線城市調查報告”,位列榜首的就是蘇州,無論是在科技資源、地理和配套條件,還是宜居條件,蘇州都優勢明顯。
蘇州最亮麗的名片,就是蘇州工業園。這個中國和新加波政府合作的結晶,是蘇州崛起的起點,也是蘇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因此,探究蘇州的演變可以從追蹤蘇州工業園的發展變化入手。
持續的轉型升級
1994年,蘇州工業園起步時,定位于先進制造業,而如今則在發展傳統支柱產業的同時,搶占生物醫藥、軟件動漫游戲、納米光電新能源等五大新興產業制高點。16年來,蘇州工業園的轉型升級一直在持續。
蘇州工業園并不是啟動最早的開發區,在地域面積上,蘇州工業園更是不能與濱海新區、浦東新區相比,但是,其16年來的發展速度卻令人不敢小覷。1994年―2009年,工業園區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幅超過30%,并且實現GDP超千億元,上交各類稅收超千億元,實際利用外資超千億元,注冊內資超千億元。“四個超千億”的發展成績以及綜合發展指數在國家級開發區中名列前茅。
近年來,尤其是在后金融危機時代,園區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和發展目標,用轉型升級來引領二次創業。“把過去的15年一切歸零。制定未來15年發展目標,開始二次創業。”園區管委會宣傳辦副主任,新聞中心主任劉杰說。
2006年,園區提出了制造業升級、服務業倍增、科技跨越和生態優化四大發展計劃,為二次創業具體指明發展目標。2009年,園區又具體提出“3+5”產業規劃,將原來的主導產業電子信息制造、機械制造、現代服務業“三駕馬車”做大做強的同時,又在納米光電新能源、生物醫藥、軟件及動漫游戲、融合通信、環保五個新興產業上“布局謀篇”,其中,更是確立納米技術及運用作為園區未來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從建立之初至今,園區已經成功實現幾次“轉身”,從剛起步時的先進制造業,到90年代大規模集聚外資企業、20世紀初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優化升級,再到近幾年實施的四大計劃,“轉型升級”可謂貫徹始終。
“到蘇州工業園成立30周年時,工業園GDP當中服務業第三產業的占比,要達到50%以上。”劉杰說道。
投資拉動和創新驅動雙面繡
強生、百世、博世等20余家跨國企業已經將亞太區總部落戶在蘇州工業園,而西門子聽力、飛利浦醫療、樓氏電子、優美科等60多家外資企業則在園區設立了研發中心。對于一般開發區而言,投資拉動是經濟發展最主要的動力,但蘇州工業園的發展卻越來越依靠科技創新的驅動。投資拉動和創新驅動聯手,完成了一幅美麗的“雙面繡”。
近日,滬士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掛牌上市。其中,中新蘇州工業園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有國有法人股(SLS)9180.4549萬股,持股比例是15.00%。由蘇州創投追蹤培育8年,滬電股份終于破繭而出。
2001年11月,中新創投在園區成立,這是蘇州創投的前身,經過八年的開拓成長,蘇州創投目前已經擁有“銀杏投資”“中新創投”“融創擔保”“生物納米”“銀瑞資產”等五家子公司,成為一家管理著110億元左右人民幣資金規模的投資控股集團。
為給創業型企業資金支持,國內各類大小園區總會設立一些政府背景的創投基金,由于缺少市場化的判斷和運作,不少基金把手上的錢投出去之后就慢慢地死掉,而蘇州創投卻不是這樣。蘇州創投常務副總裁姚驊說道:“我們不僅活下來,還活得很滋潤。”
作為一家戰略驅動型的投資控股集團,蘇州創投積極探索在金融領域的相關多元化發展,現已搭建了股權投資、擔保貸款以及資產管理三大業務板塊,已經具備了為中小企業提供綜合性的金融服務和產業支持的能力。截至今年上半年,蘇州創投旗下各投資平臺共投資項目211個,投資金額48.4億元;擔保平臺累計為359家企業提供479筆融資擔保,金額22.93億元。
根據蘇州市市長周偉強的說法,蘇州是我國創業投資最為活躍的地區之一,全市擁有各類創業投資機構100多家,其中在江蘇省發改委備案的創投機構58家,注冊資本金130億元,分別占全省的50%和60%多。全市創投業實際管理的資金達350億元,累計投資的項目475個,累計投資金額近100億元。其中有100多家創投企業落戶蘇州工業園區,占全省創投企業的1/4。風險投資對地區科技創新、產業升級轉型有催化劑的作用,沒有資本的推動,科技創新不現實。
從園區到新型城市
蘇州人習慣稱蘇州工業園為“園區”。確切地講,蘇州工業園已經超越了傳統開發區的概念。蘇州工業園管委會主任楊知評曾說過,常住人口超過60萬的蘇州工業園就是一座新型城市。
劉杰介紹,“作為中新兩國合作的區域,蘇州工業園被兩國賦予較高的定位,中方當時定位是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國際合作的示范區,當時是把我們作為對外開放的一個窗口,而不是僅僅中國自己打造的一個特區。而從新加坡的角度來看,是要把新加坡發展過程中硬件和軟件的一些寶貴的經驗,輸出到我們這建造一個示范城,在中國推廣新加坡的經驗。”
今年7月,園區管委會去了新加坡考察,新加坡在發展第三產業,尤其是旅游業方面,為打造世界尖端、先進的旅游綜合體上所做的努力,讓蘇州的客人感到震撼。而今年蘇州工業園區也被國家旅游局正式定為“國家商務旅游示范區”。這也是全國首個商務旅游示范區。
蘇州工業園以“工業”為名,但“環保”卻是園區招商時的硬標準。園區先后拒絕過來自世界各地300多個項目,總額達20多億美金。也許正是由于工業園在建設中的高標準、嚴要求,才得以讓它有著“生態園”的環境。
目前,蘇州著手將以金雞湖旅游圈為核心的新城時尚游與蘇州的古城文化深度游、太湖生態休閑游打造成蘇州旅游的三大品牌。如今,以金雞湖旅游圈為核心的新城浪漫時尚游,與蘇州的古城文化深度游、太湖生態休閑游共同構成了蘇州旅游的三大品牌,一個集“工業、商業、旅游、居住”為一體,多層次、立體化的商務旅游體系已初步形成,從起步時的招商引資到如今的招商選資;從“世界工廠”到“園區創造”;從投資拉動到創新驅動……蘇州工業園在發展和自我超越中完成一次又一次華麗轉身。
對于一般開發區而言,投資拉動是經濟發展最主要的動力,但蘇州工業園的發展卻越來越依靠科技創新的驅動。
- 登山與管理看似不相關 卻在不斷重合
- 這是慕士塔格峰,被稱為“冰山之父”。它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峰上住著一位冰山公主。但是這些美好的比喻和傳說并不能給
- 01-18 關注:167
- 汪中求:從時間管理到精細化管理
- 汪中求老師一直是“空中飛人”,剛從德國回來就在廣西上了兩天課,5月13日傍晚才回到珠海的家中,14日早上8點半就出門,驅車
- 01-18 關注:207
- 郭鄭慧分享新生代員工管理要點
- 在環球資源旗下領先管理媒體《世界經理人》舉辦的“智·勝未來出口系列論壇”上,福州祥星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郭鄭
- 01-18 關注:200
- 中式管理的情義樣本:以和為貴
- 從保定徐水縣境內107國道西側,沿著大午集團自己修建的一條水泥路走4公里,就到了大午城。這里曾經是一塊沒人要的荒地,如今依然偏遠得
- 01-18 關注:168
- 供應商管理的亮點:可提升到戰略高度
- 第三項原則包括了今年十大管理實踐的第6、8項:
·6.社會責任管理
·8.管理供應商
企業領導者都認識到,要
- 01-18 關注:877
- 零售和分銷業在互聯網時代遭遇變革
- 從集貿市場的貨攤到超級市場連鎖店,零售業經歷了一系列變革,這些變革導致了今天的規模經濟,它們得到前所未有的分銷能力的支持。
- 01-18 關注: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