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領導存在哪些問題?審計力度為何加大
從2000年至2001年,審計署共審計中央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領導人員11人、中央國有金融機構領導人員8人。去年,甘肅、云南、廣西、福建、江蘇、河南、安徽等省70%以上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主要領導離任時都經過了經濟責任審計;上海市基本實現了3年輪審一遍的工作目標。此外,經濟責任的審計內容也在逐年深化,重點審計企業會計信息是否真實、領導干部有無決策失誤給國家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內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以及領導干部個人有無違反廉政規定等問題。
由于加大了審計力度,2001年,全國各級審計機關審計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領導人員雖然只比上年增加3%,但查出的違規金額增加了52%,查出的損失浪費金額增加了3倍多。如江蘇無錫市審計局審計43戶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發現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嚴重,企業賬面利潤為5.81億元,審計核實僅為5600萬元,虛報利潤達5.25億元。山東青島市審計局在對青島百貨集團公司原董事長的經濟責任審計中,發現其任職期間由于嚴重瀆職、盲目決策、惡意經營、以權謀私等,共造成企業虧損2.4億元,擅自對外擔保造成損失1900多萬元,收受賄賂和非法所得45萬元,涉案人員33人。
這個消息讓人一喜一憂,喜的是終于開始對國有企業領導進行審計了,憂的是審計的面太小,簡直就是"點"。以中國之大,2年才審計重要企業領導19人,效率太低了。從發現的問題之嚴重看,應該盡快對所有國有企業領導都審計一遍。等到離任時發現問題,損失已經無法挽回了;現在就著手審計,起碼可以對在任領導起到警示作用。
以前經濟學界總說國有企業的問題是"產權不清"造成的,我就奇怪:國有企業的產權屬于全體人民,有什么不清楚的?并不是社會主義國家才有國有企業,美國、英國、日本等都有自己的國有企業,人家沒有說"產權不清",大部分企業是盈利的。今天終于弄明白,國企虧損的主要原因不是"產權不清",而是"審計不清"。那些提出只有"私有化"才能救國企的人,很多其實是故意先把國企搞成虧損,賬面上甚至搞得資不抵債,逼著政府白送給自己成為私人企業,然后就有利潤了。
- 登山與管理看似不相關 卻在不斷重合
- 這是慕士塔格峰,被稱為“冰山之父”。它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峰上住著一位冰山公主。但是這些美好的比喻和傳說并不能給
- 01-18 關注:167
- 汪中求:從時間管理到精細化管理
- 汪中求老師一直是“空中飛人”,剛從德國回來就在廣西上了兩天課,5月13日傍晚才回到珠海的家中,14日早上8點半就出門,驅車
- 01-18 關注:207
- 郭鄭慧分享新生代員工管理要點
- 在環球資源旗下領先管理媒體《世界經理人》舉辦的“智·勝未來出口系列論壇”上,福州祥星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郭鄭
- 01-18 關注:200
- 中式管理的情義樣本:以和為貴
- 從保定徐水縣境內107國道西側,沿著大午集團自己修建的一條水泥路走4公里,就到了大午城。這里曾經是一塊沒人要的荒地,如今依然偏遠得
- 01-18 關注:168
- 供應商管理的亮點:可提升到戰略高度
- 第三項原則包括了今年十大管理實踐的第6、8項:
·6.社會責任管理
·8.管理供應商
企業領導者都認識到,要
- 01-18 關注:877
- 零售和分銷業在互聯網時代遭遇變革
- 從集貿市場的貨攤到超級市場連鎖店,零售業經歷了一系列變革,這些變革導致了今天的規模經濟,它們得到前所未有的分銷能力的支持。
- 01-18 關注: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