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總部將分散實現虛擬化 總部將成歷史?
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潮流,企業在管理上將從過往以實體總部為中心的管理模式轉變為以業務為中心的全球網絡管理模式。也就說公司總部將跳脫地域界定,而轉向全球布局和虛擬化,《稱雄全球之路》的作者阿尼爾K.古普塔和王海燕如是說道。
“最終,企業總部將分散,實現虛擬化。不過,我們并不認為取而代之的將是一連串的地區總部。盡管世界經濟日益呈現多極化,但全球經濟并不是走向分化,相反,它正更迅速走向一體化。因此,典型的財富500強企業絕不會是把自己轉變為松散區域中心的連結體,”任職美國馬里蘭大學戰略學教授的古普塔說。
“設在中國的研發中心并不是單為中國市場搞研發,”他說,“那將是一個全球中心。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將看到公司的單一實體總部會蛻變成多個全球中心。例如,設在美國圣何塞的思科總部將會蛻變。我們將看到越來越多地域分散的全球中心出現,但這不是區域中心,而是布局于幾個重要地理位置的全球中心,而這些全球中心需要高度整合。”
古普塔說,無論是IBM、通用電氣還是諾基亞,由遠在萬里以外的公司總部來管理公司的營銷、生產和研發等龐大業務基地,顯然是不明智的做法。
“明智的公司不會讓管理層或決策層從萬里外的總部遙控其主要業務,因為一旦出錯,遠水救不了近火;再者,沒有身臨其境也難以做出正確的決策。”
他指出思科公司在全球布局上捷足先登。思科調派首席全球化執行官維姆.埃爾福(WimElfrink)坐鎮印度的班加羅爾,因為班加羅爾作為思科業務增長、引進人才和創新的基地,已然成為思科第二個全球中心。
IBM也不落其后。三年前,IBM把常駐紐約總部的首席采購官(CPO)調到中國的深圳,只因該公司的最大的采購基地在中國。顯然,CPO雖常駐中國,但他負責的不僅僅是中國的采購任務,而是IBM的全球的采購業務。
本書的合著者,中印學會的管理合伙人王海燕說,IBM此舉是明智的商業決策,因為IBM三分之一的硬件采購自中國。另一方面,IBM四分之一的員工隊伍即九萬名員工身在印度,負責全球的服務業務,因此,印度必然將成為IBM的另一個全球中心。IBM的這種運作模式正好印證了中印一體化戰略的可行性。
不過,權力下放將帶來一些挑戰。“從本質上講,權力下放到地方是必要的,”古普塔說,“但這也存在一定風險,因為無論在印度或中國,本地管理人員可能只具備地方思維,眼光只局限于印度或中國。”
“培養全球化思維模式至關重要,公司可以培養中國和印度當地管理人員的全球思維;也可以通過人才資源的全球配置,把那些具備全球思維的人才調配到各個業務中心。”正如思科和IBM的做法一樣。
王海燕認為企業總裁應該關注如何培養下一代領導層的全球化思維。她也建議,公司的董事會或高層領導會議應該選擇在不同的國家召開,例如從紐約到上海到班加羅爾或新加坡。
她說:“未來的全球領先公司將不再有強烈的國別身份。以IBM為例,這是一家美國公司,但它同時也是一家中國公司和印度公司。未來十年,一家公司將擁有多重國籍。直接的結果就是,公司將不再有傳統意義上的總部,而是全球布局,全球管理。”
阿尼爾K.古普塔、王海燕和維賈伊.戈文達拉楊合著,梁朝群、博川翻譯的《稱雄全球之路》(第2版)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
本文經許可,摘自INSEADKnowledge。未經INSEADKnowledge同意,任何人不得轉載本文。
- 登山與管理看似不相關 卻在不斷重合
- 這是慕士塔格峰,被稱為“冰山之父”。它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峰上住著一位冰山公主。但是這些美好的比喻和傳說并不能給
- 01-18 關注:167
- 汪中求:從時間管理到精細化管理
- 汪中求老師一直是“空中飛人”,剛從德國回來就在廣西上了兩天課,5月13日傍晚才回到珠海的家中,14日早上8點半就出門,驅車
- 01-18 關注:207
- 郭鄭慧分享新生代員工管理要點
- 在環球資源旗下領先管理媒體《世界經理人》舉辦的“智·勝未來出口系列論壇”上,福州祥星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郭鄭
- 01-18 關注:200
- 中式管理的情義樣本:以和為貴
- 從保定徐水縣境內107國道西側,沿著大午集團自己修建的一條水泥路走4公里,就到了大午城。這里曾經是一塊沒人要的荒地,如今依然偏遠得
- 01-18 關注:168
- 供應商管理的亮點:可提升到戰略高度
- 第三項原則包括了今年十大管理實踐的第6、8項:
·6.社會責任管理
·8.管理供應商
企業領導者都認識到,要
- 01-18 關注:877
- 零售和分銷業在互聯網時代遭遇變革
- 從集貿市場的貨攤到超級市場連鎖店,零售業經歷了一系列變革,這些變革導致了今天的規模經濟,它們得到前所未有的分銷能力的支持。
- 01-18 關注: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