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發暉從技術專家到管理大咖華麗轉型的背后
講真,互聯網時代,技術專家出身的管理大咖其實并不少見,從硅谷的扎克伯格到北京的李彥宏,他們都深諳技術和管理雙重“武藝”。然而,今天我們的這位主角并非互聯網新星,而是代表著實業興邦的制造業企業家群體,他就是上海良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創始股東之一的丁發暉先生。
初見丁發暉,是在一個暖暖的午后,剛下飛機的他略顯匆忙。彼時坐在咖啡館接受采訪的丁發暉,在談到公司的前景時,目光如炬,擲地有聲。作為上海良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良信電器)的董事、總裁助理,丁發暉擁有20多年的低壓電器行業管理經驗,他和他的公司一樣,充滿朝氣,勇于挑戰。在丁發暉身上,有著西北漢子的直爽,也有著江南男子的細膩,這顯得非常不簡單。他坦言良信電器雖然已經成為國內低壓電器行業高端市場的領先公司之一,但提升良信電器品牌價值,使良信走向國際化是公司的既定戰略,當前正值緊要關頭。
良信電器創立后,丁發暉先后負責質量管理、市場營銷工作,秉承專注和創新的經營理念,良信電器以“與世界先進技術同步,追求最優性價比”的產品定位迅速切入高端市場。時至今日,良信電器在國內市場設立了18個大區、80多個辦事處,在電信、建筑、新能源、電力、工控等行業與華為技術、艾默生網絡能源、萬科集團、萬達地產、金風、陽光電源、三菱、江森等一大批行業龍頭企業形成了持續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同時,良信電器在海外市場積極布局,為良信走向國際化奠定堅實基礎。
戰略執行成就人企雙贏
提及戰略,人們自然會聯想到“高瞻遠矚”之類的詞語,由于它具備前瞻性和思想性,往往讓人不敢輕易言及,而只提戰略不提執行又很容易讓人想到夸夸其談。有這么一個現象:關于戰略,基層員工包括一些中層管理者的回答通常是:“那(戰略)是老板的事兒,與我們無關。”
上海良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創始股東之一的丁發暉先生
▲ 丁發暉:上海良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創始股東、總裁助理、董事
丁發暉的觀點是:這種現象的出現從根本上說是高層的問題,在他們的思維中,戰略就是高層的事,因而不愿意讓中高層員工參與進來。試想,員工不知道戰略,戰略如何落地呢?企業戰略是企業自身發展階段的客觀要求,是時代大潮賦予中國企業的戰略要求,也是全球經濟賦予中國企業的戰略要求。同樣,提出和執行良信企業戰略對每一個良信人來說,是形勢所逼,時不我待!戰略執行成就人企雙贏,組織變革為戰略管理服務。公司要適應不斷變化的復雜競爭環境,需要具有強烈的變革精神,而變革精神對管理者來講,變革管理的要求非常高,良信電器一直在踐行組織變革創新,以求得戰略全面順暢執行。
組織變革創新的踐行者
馬云認為,一個企業如果只靠創始人的精神來支撐,它的壽命和可持續性是值得懷疑的,企業的領導層應該思考怎樣通過組織的變革創新保持持續活力。
組織變革創新真的如此重要嗎?是否只是在互聯網巨頭企業中顯得比較緊迫?此時此刻,丁發暉在很認真地沏茶。他說,組織變革模式是個激進式變革和漸進式變革的選擇題。激進式變革力求在短時間內,對企業組織進行大幅度的全面調整,以求徹底打破初態組織模式并迅速建立目的態組織模式;漸進式變革則是通過對組織進行小幅度的局部調整,力求通過一個漸進的過程,實現初態組織模式向目的態組織模式的轉變。如何去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做出正確的選擇是關鍵。最終,通過參加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以下簡稱中歐)總經理課程得到了答案,獲得了適合良信電器自己的選擇——漸進式變革。
“我們需要考慮到團隊的穩定性,在做好頂層設計的同時,自下而上地去執行,站在員工的角度去思考,變革對員工的好處在哪里?做好充分的準備,變革前達成共識以求推動變革,
這便是良信電器的選擇。”丁發暉一口喝完了茶,“就如同茶道,在實踐中不斷去品味、去檢驗,當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就果斷選擇,你認為呢?”
獨創“特戰小分隊”營銷理念
快速反應部隊(The Mobile Troops)是設計于低強度沖突中,在極短時間范圍內作出武力干涉的戰斗部隊。
為什么在這里提出這個概念?
在現代戰爭中,快速反應部隊能夠準確、迅速的實施作戰指令,取得最佳效果。而現代市場營銷中不僅包含了銷售,同時還有售前,售后。互聯網時代,講求的就是快速反應,誰能快速響應客戶需求,誰就掌握了市場先機。
丁發暉自信地說:“良信電器目前正在開展營銷變革,整個國內市場分為三大業態,快速反應部隊、特戰小分隊應運而生。”點開良信電器的網站,首先看到的便是:“公司以客戶需求驅動研發流程,圍繞提升客戶價值進行技術的持續創新,致力于解決客戶的壓力和挑戰,為客戶贏得競爭優勢”這句話。丁發暉笑道:“我就是一個大產品經理。”準確把握客戶需求,贏得客戶信任,提供差異化的產品解決方案,這是丁發暉反復強調的經營理念。
良信電器特戰小分隊把專業化服務和快速反應的創新機制相結合,形成強大的戰力,這是丁發暉戰略思維及經營理念的一個縮影。
“營銷經理人”概念的出爐
說起銷售和市場營銷,我們不得不關注人才理念。
理工科的專業背景、二十多年的低壓電器行業管理經驗,為丁發暉創業帶來了極大的幫助,技術上的專業優勢和豐富的行業沉淀讓他在營銷事業中如魚得水。
技術專家迅速變身管理大咖。丁發暉謙虛地說:“B2B營銷的本質是兩個復雜性和兩個依賴性,需要依靠研發、制造、質量保障體系的系統配合,用專業嚴謹的態度去執行,團隊好則營銷強,我只是起到了領頭羊的作用。”
良信電器的品牌定位
▲ 上海良信電器的產品定位:“與世界先進技術同步,追求最優性價比”
良信確立了“高端低壓電氣系統解決方案專家的品牌定位”,提出了“客戶導向、行業聚焦、協同高效”的營銷戰略,在組織能力建設上不斷進行管理變革,持續培養營銷團隊凝聚力,推行營銷經理人概念、推動項目管理。 “企業成長的同時要發展員工,成就了團隊,才能成就人企雙贏,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個中關鍵是怎么執行。”丁發暉感慨地說,以前培養一個專業的營銷經理需要一兩年的時間,如今引入大學生營銷經理人的概念,只需要一半的時間就能夠達成效果,無論是人還是產品本身,都要專業、再專業一點。“那么,有了一幫干勁兒十足的年輕人,您是如何去帶領他們開拓市場的?”此時我在想,技術專家出身的丁發暉,會不會比較嚴謹苛刻,對于領導力和人力資源管理,他是保持傳統還是有一套新的想法,在中歐的學習又給他帶來了哪些新的領悟?
一盞茶的時間,我和丁發暉交流了對華為狼性文化和杰克.韋爾奇的績效管理的看法。“我們是華為的戰略供應商,也是同類產品唯一獲得華為質量獎的品牌,良信電器的產品、服務都得到華為的認可,我十分佩服華為的管理理念和變革創新能力,讓聽得見炮火的人呼叫炮火,打造“少將連長”,按項目的價值與難度,產出的價值與貢獻,合理配置管理團隊及專家團隊,這和我們創建特戰小分隊的思路是一致的。”丁發暉認為在這之中最關鍵的點還是領導,你真的理解你的員工嗎?他們是否參與了戰略決策呢?
企業的持續成功=清晰的戰略*組織效能,良信電器營銷團隊也始終以“楊三角”理論為指導,明確戰略目標,在組織管理和變革中不斷前行。
深入市場一線的企業創始人
和丁發暉的訪談其實是在他行程中的一個時間間隙,剛剛下飛機的丁發暉匆忙趕到約訪的咖啡館,坐下來才知道到他在采訪結束后還要去參加一個重要的客戶見面會。
走訪市場,傾聽和了解一線的聲音,和一線的團隊一起分享快樂和迎接挑戰,這是丁發暉的領導風格。
有一則流傳甚廣的小寓言: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率先抖擻威風,氣勢洶洶地來了個寒風凜冽、冰冷刺骨,結果行人把大衣裹得緊緊的,無論如何也吹不掉;南風則不急不慢,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暖意融融,行人紛紛解開紐扣,脫掉了大衣。最終南風獲得了勝利。剛勁強硬的北風看似威猛,似乎比南風厲害多了,可偏偏被溫暖柔和的南風擊敗了。這則寓言形象地說明,運用“南風法則”多尊重和關心下屬,多一點民主和人情味,可以使下屬真正感到領導者給予的溫暖和信任,而不能一味利用手中權威強制執行。
丁發暉是一個擅長運用“南風法則”的企業家。如果領導者能夠深入一線“聆聽別人聽不到的聲音,看到別人看不到的事情”,創造出一種信任、尊重、愉悅的組織氛圍,就會迅速提升下屬的執行力,使整個組織的運行順暢無阻。
“營銷團隊不僅要拼士氣,還要看效率,作為企業高管要傾聽真實的聲音,特別是一線的聲音,及時應對和解決問題,提高管理效率。領導者應該多理解、關心、寬容和尊重下屬,營造信任、尊重、愉悅的組織氛圍,充分發揮組織效能,提升組織績效。”多年的跨領域管理經驗使得丁發暉的情景領導力爐火純青,在與客戶和團隊溝通中自如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事實證明只有領導者風格與員工發展階段相匹配,才能讓員工發揮最大的能量,實現管理的最大效率。
上海良信電器:質量不是出于檢驗,而是出于制造
▲ 上海良信電器:質量不是出于檢驗,而是出于制造
一位好的情景領導者必須扮演良師及教練的角色,隨著部屬的成長與發展調整不同的領導行為。這種領導理論與方法一定能夠加速一線營銷經理的成長速度,使他們較快地成為對企業有用的人。隨后的360°管理測評也證實了丁發暉是教練型和愿景型領導風格更多一些。
在《中國制造2025》規劃指導下,中國的制造業在快速轉型,丁發暉告訴我,互聯網是對傳統的一種挑戰,良信電器的態度是:預見未來、擁抱挑戰和變革。他意味深長地說:“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綠色能源都是未來的趨勢,我們會運用互聯網+跨界思維適時推出解決方案,預判營銷。用國際化的視野拓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快海外市場的開發,針對客戶和區域需求的不同改進產品適應客戶需求。”
制造業插上互聯網的翅膀便會啟發前瞻性的思維,通過國際化的視野認識到區域需求的不同來適應不同客戶的需求,這也是驅動管理變革、創新的意義之一。
管理實踐的多維度思考
對于中歐的學習思考,丁發暉重點強調管理實踐需要進行多維度思考,對教授指出的“反復思考、反向思考,反身思考、反省思考”四個思考維度感受頗深。“進入中歐學習的這段時間,我發現視界變得非常開闊,管理知識也逐漸系統化,學會了用方法論去開拓視野和思路。特別是中歐組織的企業互訪、跨界學習使我受益匪淺。同學間的互幫互學,有計劃地企業互訪,撰寫互訪報告交流學習心得,探討互聯網時代不同企業經營的思路和成果;課后團隊對管理制度的反思,如何制定目標,如何達成目標,如何做到更好,如何不斷挑戰更高的目標達成績效等,都是非常精彩的內容,對我影響很大;中歐教授們的理論體系演示、同學們的實戰經驗交流,這些都是寶貴的知識財富,讓我受用不盡。最后我想說中歐總經理課程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今天的領導風格。”
結語
訪談結束了,我也逐漸清晰了丁發暉如何完成從技術專家到管理大咖的華麗轉型,如何在企業創始人和員工的良師益友兩個角色之間自如切換。在這一幕又一幕的畫面之中,學以致用始終是關鍵所在。
“中歐總經理課程”專為高速成長的企業的總裁、總經理和集團公司事業部總經理,以及極具潛質的高層管理人員而設置。讓總經理們可以輕松做到“總覽商界變幻,經營了然于心”!
- 登山與管理看似不相關 卻在不斷重合
- 這是慕士塔格峰,被稱為“冰山之父”。它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峰上住著一位冰山公主。但是這些美好的比喻和傳說并不能給
- 01-18 關注:167
- 汪中求:從時間管理到精細化管理
- 汪中求老師一直是“空中飛人”,剛從德國回來就在廣西上了兩天課,5月13日傍晚才回到珠海的家中,14日早上8點半就出門,驅車
- 01-18 關注:207
- 郭鄭慧分享新生代員工管理要點
- 在環球資源旗下領先管理媒體《世界經理人》舉辦的“智·勝未來出口系列論壇”上,福州祥星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郭鄭
- 01-18 關注:200
- 中式管理的情義樣本:以和為貴
- 從保定徐水縣境內107國道西側,沿著大午集團自己修建的一條水泥路走4公里,就到了大午城。這里曾經是一塊沒人要的荒地,如今依然偏遠得
- 01-18 關注:168
- 供應商管理的亮點:可提升到戰略高度
- 第三項原則包括了今年十大管理實踐的第6、8項:
·6.社會責任管理
·8.管理供應商
企業領導者都認識到,要
- 01-18 關注:877
- 零售和分銷業在互聯網時代遭遇變革
- 從集貿市場的貨攤到超級市場連鎖店,零售業經歷了一系列變革,這些變革導致了今天的規模經濟,它們得到前所未有的分銷能力的支持。
- 01-18 關注: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