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含量框架含量明細
鋼筋含量框架別墅的一般在40-50之間,根據設計院不同,含量也大不相同。
一般框架住宅(6層)45左右
框架住宅(12層左右)
帶地下車庫/人防一般在80-90左右
一般轉混住宅(6層)在27左右
某拆遷恢復¥,砼條基,埋深兩米,磚混結構,現澆板,平屋頂,陽臺全封閉,計算全面積,無層頂裝飾構架和飄窗(這些有鋼筋卻算不來面積),很常見的兩室一廳房型,節省造價型。鋼筋含量27Kg/m2
一 個商住小區,砼條基,埋深三米,底層¥板大多為現澆架空層(底層ÿ套房內有一個房為預制板,在架空層模板折除后封起來),構造柱較多,帶觀景陽臺(面積折 半),客廳較大,開間4.5米(板厚12cm),其它¥層板10cm,屋面坡層面(42%可計算面積)雙層雙向配筋板12cm,臥室和客頂窗帶飄窗和空調 板(算不了面積).三室兩廳兩衛套型為主,鋼筋含量36kg/m2
短肢剪力墻結構的小高層(12F),帶地下室,68kg/m2[不含樁]
平戰結合的地下室,地下一層,底板40cm筏板有梁式,頂板30cm, 四周Χ護墻35cm,抗滲S8,面積4000平方,有車道,有防爆室和消毒室(砼結構)。鋼筋含量185kg/m2
框架4層的宿舍¥(樁基礎),跨度在4米*9米,層高3.6米,配筋一般在38~45kg/m2之間.
框架4層的廠房(樁基礎),跨度在9~12米*12~15米,層高3.6米,配筋在42~48kg/m2之間.
這只是一般的情況下,但時很多時候這個數字都只能是作為一個參考.ÿ一幢¥還是要認真的抽筋才行.我算過最多的是65kg/m2.也是一個四層框架廠房.
這段時間從施工單λ調查了一下含鋼量:如果是三十層,帶梁式轉換層,轉換層板厚200梁最大2*1.6,轉換層高度6.5米,標準層高度3米,其它兩層商業 高度均為5.7米,地下室兩層,地上三十層(其中三層商業,二十七層住宅),住宅為短肢剪立墻,商業為框架,柱網最大跨度11.7*9米,筏板為2.1 米,C60砼,含鋼量110kg/m2;二十五層,梁式轉換層,轉換層板厚200梁最大1.8*1.2,轉換層高度5.7米,標準層高度3米,其它兩層商 業高度均為5.2米,地下室一層,地上二十五層(其中商業三層,住宅二十二層),住宅為短肢剪立墻,商業為框架,柱網最大跨度7*9米,筏板為1.8米, 含鋼量85kg/m2;還有很多,含鋼量在85~100kg/m2;因此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住宅建筑的混凝土用量和用鋼量
序號 類別 鋼筋
1、多層砌體住宅 30kg/m2
2、小高層11~12層住宅 48~55kg/m2
3、高層17~18層住宅 58~62kg/m2
4、高層30層住宅H=94m 65~75kg/m2
5、別墅 多層和小高層之間
真實的項目,16+1的高層,主體控制在55kg左右,應該是比較省的了
某些些房地產公司在控制含鋼量方面有一些做法值得我們學習,這是我們同某公司交流得來得寶貴經驗:
1、采用三級鋼。
2、采用冷扎扭鋼筋。
3、¥板配筋回到采用分離式配筋。
按此方法高層標準層的配筋降低到了39KG/M2 ,相信這個值應該算是相當低的了。
- 提高混凝土工作性的主要措施
- 1 混凝土的不足 在工程建設中,比如房屋地面、墻體工程、電梯井施工、梁體工程、基礎工程、柱體工程、橋面工程、隧道工程和水泥
- 12-23 關注:155
- 外墻真石漆施工特點與案例分析
- 真石漆是一種近年來廣泛應用于建筑物外墻裝飾裝修的一種厚質材料。它是以不同級配的天然彩砂或人工砂為骨料配以樹脂乳液、成膜助劑
- 12-23 關注:166
- 后澆帶施工技術的重要性
- 隨著建筑業的不斷發展變化,基礎設施不斷的加強和完善,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應用也日漸趨于成熟。后澆帶施工技術能夠有
- 12-23 關注:145
- 對港口混凝土結構進行分析
- 一、對港口混凝土結構進行分析 為了保證工程的質量,起到工程應有的作用,港口施工一般采用的都是防水型混凝土。防水型混凝土是
- 12-23 關注:125
- 做好建筑工程各個環節的工作
- 建筑技術在建筑施工企業生產經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決定著企業經濟效益和工程成本的高低。因此,必須將建筑技術管理與項目管理中的
- 12-23 關注:124
- 市政工程中給排水工程存在的問題
- 1 市政工程給排水工程銜接過程中常見的問題 從現階段我國市政工程的給排水工程的建設質量看來,多數市政工程的給排水工程的銜接
- 12-23 關注:110
- 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問題分析
- 前言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條件下,生產效益的最大化已是各企業的共同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向管理要效益已成為各企業家的共識。
- 12-23 關注:119
- 提高圖書館采編工作人員的職業素質
- 1 用發展的眼光,樹立正確、客觀的藏書建設觀念 在網絡環境中,圖書館信息資源結構發生變化,館藏資源和網上資源共同構成圖書館信
- 12-23 關注: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