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高層建筑的普及,對于地基基礎的穩定性和承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地基結構逐漸難以滿足高層建筑的實際需要。在這種情況下,樁基礎憑借其良好的承載能力和抗震性能,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基礎自身的施工質量質量直接影響了建筑整體結構的穩定和安全,同時,樁基礎屬于隱蔽工程,質量控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需要施工人員的重視,切實做好樁基內力檢測工作,保證樁基施工質量。
2 樁基檢測概述
樁基檢測主要是針對建筑工程樁基礎的質量檢測,能夠及時發現樁基存在的問題和缺陷,確保樁基礎的質量。樁基檢測技術涉及巖土力學、振動學等多方面的知識,與建筑材料檢測和建筑結構檢測存在很大的不同。樁基檢測技術可以分為靜載荷試驗以及動力測樁量大類,靜載荷試驗主要包括錨樁法、地錨法、堆載聯合法等,由于其不會對樁體造成影響和破壞,而且操作相對簡單,是當前樁基承載力檢測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方法。而對于樁基完整性的檢測,一般是采用低應變動力試樁法,具有操作方便、效率高、成本低等優勢,通過在樁頂施加一定的激振,引發樁基周圍土體振動,從而實現對樁基整體質量的檢測。
3 基礎樁試樁
3.1 工程概況
某建筑工程屬于綜合性建筑,分為地上33 層,地下3 層,主樓采用鋼框架剪力墻結構,裙樓采用框架結構,筏板基礎。經現場地質勘察,整個施工區域內地勢相對平坦,地層在勘察深度范圍內,可以分為人工堆積層和第四紀沉積層兩類,地表土層為硬質土,但是并不能滿足工程建設要求,因此采用鉆孔灌注樁的樁基礎形式。
3.2 試樁設計參數
在該工程中,基礎樁采用的是鉆孔灌注樁的形式,樁端深入到卵石層中超過1m,單樁的豎向承載力特征值達到9000kN。從建筑基礎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方面考慮,整個工程設計用樁276根,結合《建筑樁基技術規范》的相關規定,選擇3 根試樁進行相應的樁基靜載試驗。為了能夠有效分析樁基承載能力以及內部荷載傳遞的特性,在上述3 根試樁中,預埋鋼筋計。試樁設計參數如下:
樁頂標高:0;
樁底標高:-46m;
樁身長度:46m;
混凝土強度等級:C40;
混凝土保護層厚度:50mm;
樁端沉渣厚度:≤ 100mm。
3.3 試樁施工
(1)施工流程:現場測量,定位放線→人工引孔→樁機就位,鉆孔→鋼筋籠制作和安裝→水下混凝土澆筑→樁端后壓漿。
(2)成孔技術要求:一是在鉆孔成樁前,必須切實做好測量放樣工作,明確樁孔位置和深度,實現對樁長的有效控制,鉆孔完成后,應該及時進行鋼筋籠的吊放和混凝土的澆筑,確保施工的連續性;二是應該對樁孔垂直度進行控制,確保其偏差在1% 以內,樁位允許偏差不大于100mm,樁徑允許偏差不大于50mm;三是在混凝土灌注過程中,應該做好現場施工管理,安排專人做好相應的施工記錄工作;四是樁頭部分應該超灌0.8m 以上,抗拔樁灌注時,應該將混凝土控制在樁頂標高0.8m 以上;五是在混凝土灌注過程中,每隔一段時間,應該使用比重計,對泥漿密度進行檢測,以確保施工質量。
(3)鋼筋籠技術要求:一是由于樁身長度較大,因此可以將鋼筋籠分為兩段進行吊放。對于抗壓裝和錨樁而言,第一段的長度應該為24m,而對于抗拔樁而言,第一段的長度為19.45m。在對鋼筋籠進行連接時,主筋的連接應該采用冷擠壓連接法;二是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對壓接道次進行檢查,確保其不存在重壓和少壓現象,接頭的最小壓痕應該負荷相關規定;三是在鋼筋籠連接完成后,應該對其進行全面細致檢查,確保表面不存在肉眼可見的裂縫,連接處的彎折不大于40mm,兩端鋼筋顯露出相應的檢查標志,但是不能顯露定位標志。
(4)水下混凝土灌注要點:其一,注漿導管應該選擇絲扣導管,導管壁的厚度應該在3mm 以上,直徑為300mm,底管長度大與等于4m。在施工前,需要對高管進行試裝、試壓,試水壓力為0.6-1.0MPa;其二,水下灌注混凝土的塌落度應該控制在180-220mm,水泥用量在360kg/m3 以上,細骨料選擇中粗砂,粗骨料的最大粒徑不大與25mm;其三,在進行混凝土灌注施工時,應該確保導管下放到孔底的深度為300-500mm,同時應該保證混凝土儲備充足,使得導管能夠一次埋入混凝土面以下超過0.8m。在提升導管的過程中,應該始終保證導管底部埋入混凝土之中,埋深約為2.0-6.0m,堅決避免將導管提出混凝土面,并安排專人測量導管埋深以及導管內外混凝土面的高差,做好相應的施工記錄;其四,水下混凝土灌注應該連續施工,在澆筑過程中,無論發生任何故障和問題,都應該進行記錄;其五,應該對最后一次灌注量進行控制,確保樁頂超灌大于0.8m,且不低于設計標高。
4 鋼筋計檢測
利用預先埋設在3 根試樁內部的鋼筋計,結合TDS-530 型自動數據巡檢儀,對鋼筋計測得的各項數據進行讀取,分析樁體內部的應力變化情況。
(1)在灌注樁施工過程中,分別在3 根試樁的設計樁頂標高以及樁頂位置,對稱埋設鋼筋計,焊接固定在鋼筋籠的主筋上。
(2)當灌注樁基本固結,鋼筋計與混凝土應變協調一致時,可以對樁體進行相應的靜載試驗,對鋼筋計的應變輸出進行測量,結合靜載試驗中的已知荷載,繪制出混凝土的應力- 應變率定曲線。
(3)通過率定曲線以及試樁樁身各截面處的鋼筋計應變,對樁身截面位置的軸力進行計算。
5 結語
總而言之,通過在灌注樁內預埋鋼筋計的方式,檢測樁基內力,不需要進行基坑的開挖,能夠從地面直接確定樁身承載力特征值,測定樁基承載能力,在工程建設中,能夠實現對于樁基的有效檢測,保證樁基施工質量,應該得到相關技術人員的重視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