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簡史》讀后感
這個暑假,我閱讀了由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撰寫的《時間簡史》。合上書,我還徜徉在宇宙的三維空間中。
我是一個瘋狂的天文迷,所以我一翻開這一本著作,就像餓狼遇見了鮮活的野鹿,能夠飽食一餐。這一本書,講述了在這部書中,霍金描述了外層空間奇異領域,對遙遠星系、黑洞、粒子、反物質、時間箭頭等進行了介紹,并對宇宙是什么樣的、空間和時間以及相對論等古老問題進行了闡述,使我初步了解狹義相對論以及時間、宇宙的起源等宇宙學的奧妙。
全書中最吸引我的便是關于黑洞的觀點。書上說,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存在于宇宙,那宇宙又在那里?科學家認為宇宙開始于大爆炸,并由于爆炸的沖擊力,宇宙正在膨脹,宇宙光線紅移可以證明。之后就有三種情況出現:一種是星球的引力拉回宇宙,一直拉回到宇宙爆炸之前的狀態。一種是星球的引力無法拉回宇宙,所以宇宙一直膨脹,最后消失。最后是宇宙大爆炸的力剛好避過被拉回,但宇宙膨脹的力被無限減弱。而黑洞則是因恒星耗盡能量而坍縮,最后縮到其引力足以影響光、空間和時間,光是最快的,超光速是不允許的。再加上時間都被影響,可見黑洞的力量有多大。又因為空間也被影響,所以黑洞看起來像一個洞,但是不一定是黑的,黑洞有可能發光或發出其它射線,這點可由星系中心是明亮的來證明,因為黑洞的引力,周圍的星都被聚集在一起,就形成星系,所以星系中心一般是黑洞。
這一本書雖然很薄,但我去整整讀了半個月才基本啃下,但還是有一些深奧的部分似懂非懂,就比如說關于時間和空間的章節,三維空間的理解我總是沒有辦法深入分析,因為我每每靜坐沉思,越是深入思考,卻覺得越有問題,破開一個阻礙,卻出現了更多的阻礙,越往深處走,阻礙越多。我突然明白一些研究時間空間的科學家為什么到后來都瘋了,原因是他們研究地越多,悖論也越多,苦思冥想多年,被各方面壓力逼瘋了。《時間簡史》這一本書,僅僅憑著半個月的研究,是絕對不可能全部明白的。
一遍翻完《時間簡史》,我似乎明白了什么,宇宙,空間,時間等等似乎都展現在了我的面前。這一本書,每讀一遍,都有新的見解和體會。
- 《時間簡史》讀后感
- 這個暑假,我閱讀了由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撰寫的《時間簡史》。合上書,我還徜徉在宇宙的三維空間中。
- 01-15 關注:0
- 西游記1000字讀后感
- 這個寒假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故事精彩,人物形象,生動,栩栩如生,是一部百看不厭的神話小說,它的作者是吳承恩,他是中國
- 01-15 關注:1
- 家的讀后感800字
- 文章講了近代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換舊畫時從梯子上摔下來,他覺得奇怪,便把想法記下來,這對他研究相對論有很大啟發。
- 01-15 關注:1
- 孔乙己讀后感600字
- 我讀的是魯迅的《狂人日記》中的孔乙己一文,孔乙己是一個好吃懶惰,學問既不高,又教人半懂不懂的人。
- 01-15 關注:1
- 稻草人讀后感300字
- 我讀了葉圣陶的《稻草人》主要講了稻草人沒有手指,手里卻拿著一把破扇子,頭戴著一頂荷葉帽子,插在田地的泥土里,整天整夜站在那里。
- 01-15 關注:1
- 狼王夢讀后感400字
- 狼王夢是一篇非常感人的小說,我被里面的故事情節深地被感動了。
- 01-15 關注:1
- 呼蘭河傳讀后感800字左右
- 這個寒假,我有幸閱讀了蕭紅的著作《呼蘭河傳》。整本書主要描寫了作者兒時的故鄉黑龍江呼蘭河縣的特色,風俗及小時候熟悉的人物和印象
- 01-15 關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