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環境的污染也越來越嚴重。為保護環境,國家已經列入“可持續發展”戰略之中,也相繼實施的大規模的生態環境工程。保護環境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為進一步加強對環保宣傳力度,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應該為環保做一些實事。2023年7月9日,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尋星火起源,繪生態畫卷”社會實踐團前往湖南省湘潭市韶山風景區開展環保知識科普宣傳活動。
韶山作為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的故鄉,也是毛澤東青少年時期生活、學習、勞動和他早期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每天前來瞻仰毛澤東先生的游客絡繹不絕。實踐團成員們通過資料查詢、街頭采訪、社區觀察等方式來關注現代生活中的環保問題。我們將垃圾分類作為此次宣傳的重點。通過采訪得知,許多中老年人對于垃圾分類沒有很清晰的認識。因此,實踐團成員們對這部分群眾進行了垃圾分類的常見垃圾的分類相關科普并帶頭進行了垃圾分類活動。

圖為實踐團成員采訪環衛工作者
我們還隨機采訪了當地居民,詢問他們對當地社區環境問題的看法,市民們表示對社區環境非常滿意,并表示自己也會主動去維護社區環境,讓社區保持干凈整潔,提升居民們的幸福度。由于社區很少進行環保知識科普活動,因此他們很開心能通過我們了解相關環保知識。

圖為實踐團成員采訪當地居民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中提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將這一理念傳遞給更多的人,我們印發了《小水滴重生記》環保科普小故事,講述的是一顆受到污染小水滴經過處理最終重獲新生發揮了自己用途的故事,漫畫的形式讓故事變得簡單易懂,受到了大人和孩童的一致喜愛。

圖為小女孩認真觀看《小水滴重生記》環保科普小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用自身專業知識結合實際行動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高揚生態文明旗幟,同筑生態文明之基,共建美麗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