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西來南湖南,花香鳥鳴自獅山”——第十三屆武漢高校觀鳥賽在華中農業大學舉行。來自湖北、湖南、江西等十幾所高校的愛鳥組織代表隊和社會愛鳥人士參加了本次活動。本次大賽由華中農業大學綠色協會主辦,旨在通過尋鳥認鳥的趣味形式,讓更多的人對鳥類有更深入的認識,推動社會形成科學愛鳥護鳥觀。開幕式上,華中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輔導員、綠色協會指導老師甄誠為本次觀鳥大賽致辭,他對武漢觀鳥事業在全國范圍內的影響力給予了肯定,表示華中農業大學將繼續與各大高校協會合作以推動觀鳥愛鳥活動的普及,也期待各校常來華農參與活動。此后主持人宣布了本次比賽的詳細規則。至此,第十三屆武漢高校觀鳥賽正式開始。
本次大賽有14支隊伍參賽,每隊有3至6人。每個隊伍分配有一名向導,負責鳥種確認以及路線指引,同一鳥種需要兩人以上看到才可記錄,通過鳥聲認出的鳥種需提供鳥聲記錄。最后,通過鳥種數數量確定成績評選一、二、三等獎,并對在華農已記錄鳥種基礎之上有新發現的隊伍頒發新鳥種獎,首個在華農境內發現同一種國家級保護動物鳥種的參賽隊伍,頒發“國獎”,本次鳥賽也延續上一屆鳥賽設“奇形怪狀獎”,讓參賽隊伍在觀鳥過程中也積極參與鳥類拍攝。此外,在鳥賽開始前,參賽隊伍會對今日鳥賽所記錄鳥種數進行預測,與結果最相近且鳥種數最多的隊伍,頒發“最佳預測獎”。
前幾日,武漢天氣一直變幻莫測,鳥賽當天卻是讓人暖洋洋的晴天,盡管室外氣溫較高,觀鳥隊員們熱情不減。“看,是猛!快點拍下來!”“那只是什么鳥,飛太快了都沒來得及看清楚。”田野小路上、湖邊、樹林小道上都能見到觀鳥的隊伍。來自南昌師范學院
花晨月夕自然愛好者協會和江西農業大學野鳥學會的隊員們特地乘車前來參加本次比賽,“華農的環境很好,鳥種很多,給我們帶來了極佳的觀鳥體驗。”隊長張詩帆這樣感嘆。據悉,他所帶領的團隊在今日的比賽中一共觀測到48種鳥類。
據悉,本次活動在沿途設置了休息點供參賽者調整狀態、恢復精神,同時在每個休息點設立了“鳥圖接力”“鳥聲辨析”等各類游戲,各觀鳥隊們可以在觀鳥之余通過積極參與趣味游戲緩解疲勞,放松心情并贏得相應的協會原創獎品。
“這是我第一次作為向導參加武漢高校觀鳥賽。”來自植生2307班的王玉雪激動地說道,“今天天氣意外的好,看到了很多之前沒見過的鳥種,通過這次比賽,我和隊員成為了朋友,以后有機會希望可以參與更多這樣的活動。”
緊張的觀鳥環節結束后,各觀鳥隊返回第三教學樓A105教室進行鳥種確認和答辯,比賽最終由華中師范大學代表隊以規定時間內觀測到57種鳥類的好成績摘得桂冠,武漢大學綠舟環保協會和生命探索者協會共同獲得第二名的好成績。
“在比賽中,我不只是在追逐鳥類的影子,更是在追求對大自然的敬畏和熱愛。每一次的觀鳥經歷都是一次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心靈之旅。”身為獲得一等獎的隊伍隊長的魏佳鑫向我們感慨道,“我會繼續保持對自然的熱情,將這份熱愛傳遞下去!”
本次比賽賽程長達5個小時,據統計,本次觀鳥賽共觀察到含黃胸鹀,鵲鷂,灰臉鵟鷹,白腹鷂等國家級保護鳥類鳥種共92種。
在頒獎儀式后,湖北省高校觀鳥聯合會秘書長曾麗芳上臺發言,向同學們介紹了湖北省高校觀鳥聯合會的組成和發展。“希望各高校觀鳥組可以打破信息壁壘,薪火相傳,永不熄滅。”在演講的最后,她表達了對各高校環保協會舉辦鳥類活動的大力支持。因時間原因,高校鳥組發展研討會將于線上進行,各校鳥組代表將會就觀鳥護鳥的經驗心得及組織發展經驗進行交流分享。
據了解,華中農業大學于2011年被評為湖北省高校觀鳥基地,是湖北省首個高校觀鳥基地,憑借“兩湖一山”的獨特地理優勢,為各種鳥類提供了優越的生存環境,綠色協會觀鳥護鳥小組自2006年成立以來,積極推動觀鳥護鳥交流和普及工作,武漢高校觀鳥賽于2008年首次舉辦,今年已是第十三屆,旨在加深地區溝通與交流,分享觀鳥護鳥經驗,深入了解自然保護的重要性,培養環保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