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理工學院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2024年9月訊】(通訊員:王露瑤)隨著時代前進的腳步不斷邁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愈發重要,非遺文化成為了社會各界矚目的熱點。8月20日,常熟理工學院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 匠心獨運,評彈傳承”非遺傳承社會實踐團深入蘇州滄街鑫源里茶館,通過采訪交流、拍攝記錄等多種方式,為蘇州評彈這一非遺文化的傳承貢獻了力量,同時也極大地增強了青年學生的文化傳承意識和實踐能力。實踐團成員王欣玥、李浩燃、李智對蘇州市評彈團青年演員進行了采訪與拍攝。
評彈故事,聲聲入耳
采訪青年演員前,實踐團成員欣賞了蘇州評彈經典名曲《茉莉花》和《太湖美》。《茉莉花》溫婉,盡顯江南柔情細膩;《太湖美》靈動,描繪太湖壯美秀麗。兩首曲子特色鮮明,使成員們對蘇州評彈充滿期待。青年演員以飽滿的熱情對蘇州評彈的歷史與風格進行了生動且細致的介紹。在講述中,仿佛打開了一幅歲月的畫卷,古老的評彈藝術緩緩呈現在眾人眼前。實踐團成員們全神貫注地認真聆聽,認真聆聽著每一個細節。通過這次介紹,大家深入了解到評彈獨特的藝術特色,如細膩的唱腔、生動的表演形式,為后續進一步感受評彈魅力奠定了基礎。
評彈傳承,任重道遠
在對青年演員的采訪中,成員們收獲頗豐。青年演員不僅展現出對蘇州評彈的深厚熱愛,更以專業的態度分享了評彈藝術的傳承現狀與挑戰。他們談到評彈在現代社會中的發展機遇,以及如何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成員們深刻認識到評彈傳承的重要性與緊迫性,也被青年演員的堅守所打動。這次采訪為實踐團后續的宣傳推廣工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方向,激勵著他們為蘇州評彈這一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
評彈體驗,韻味入心
隨后,實踐團成員懷著滿心好奇親身體驗蘇州評彈。在嘗試的過程中,他們對評彈藝術有了更為直觀的感受。青年演員則耐心且細心地指導成員們的手法,一招一式盡顯專業。她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指導都透露出其技藝的精湛,以及對蘇州評彈深深的熱愛,這份熱愛也感染著實踐團成員,讓他們更加深刻地領略到評彈藝術的魅力。
此次采訪意義非凡,實踐團成員通過與青年演員的交流,對評彈藝術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這種認識不僅豐富了他們的文化內涵,也為校園帶來了濃厚的文化氛圍。評彈作為非遺文化的代表之一,讓學生們感受到了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非遺社會實踐團鄭重表示,他們將以更大的熱情和決心,通過各種方式積極宣傳評彈非遺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傳統文化藝術的博大精深,為非遺傳承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