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外學子三下鄉|探尋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導青年學生切身感受黨的百年光輝歷程,進一步追尋紅色記憶、延續紅色血脈、凝聚紅色力量,近日,西安外國語大學“西樹心向黨,紅色延安行”暑期社會實踐隊追尋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深入陜西延安開展以“弘揚延安精神,賡續紅色基因”為主題的實踐活動。革命舊址明歷史,現場研討悟精神。在棗園革命舊址實踐團成員通過一件件文物、一張張照片、了解到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延安時期的革命事跡,重溫了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歷程。“羊啦肚子手巾呦三道道藍,咱們見個面面容易哎呦拉話話難……”棗園舊址窯洞外,隊員們跟隨講解員一同高唱《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藍》,表達著對圣地延安熱愛。在中共中央西北局舊址門口,王慧講師向團隊成員講述了習仲勛同志的嚴謹家風,“忠誠為民、嚴格自律、勤儉節約、低調謙讓……這一個個優良品質都是習仲勛家風的鮮明特點”聽完王慧講師的講解,團隊成員立即在現場展開研討,互相交流學習心得。“實地參觀、深度感受、現場研討,一環扣一環的學習模式讓我深刻的了解到了習仲勛同志認真負責、公私分明的好家風”對我們而言有利于研究習近平總書記思想品格、精神風范以及執政理念、領導風格、為人處世原則的重要視角。”實踐隊隊員田雨晴說。“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張思德同志就是我們這個隊伍中的一個同志……”在張思德廣場伴隨著陣陣雨聲,全體隊員誦讀了毛澤東主席在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的演講稿《為人民服務》。實踐隊員紛紛表示,張思德同志在貧困中磨練意志、在紅軍中身先士卒、在生活中樸實節儉、在工作中沖鋒在前的作風,讓人深受感動,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也要把“為人民服務”傳承下去。我們來到南泥灣,跟當地村民交流一番后,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們說現在國家政策好了,他們都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了。聽完老人們的話,突然覺得很驕傲,很幸運。如今的我們,是時代的主力軍,是未來的接班人,我們也要繼承延安精神,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讓每個人都能過上好日子!
- 蔬菜基地綠意濃 鄉村振興勁頭足
- 為了解農業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發展的需求,商丘師范學院信息技術學院“赴河南省新縣發展成就觀察團”在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
- 08-31 關注:14
- 助力農村體育 賦能鄉村振興
-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今年暑假,南通大學體育科學學院南通農村體育田野調查團一行10人在夏成前教授的帶領下
- 08-31 關注:3
- 心手相牽,關注留守兒童
- 安徽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情暖童心,筑夢未來”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的師生來到蚌埠市李樓鄉,開展教育幫扶留守兒童活動。
- 08-30 關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