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牽留守,愛暖童心——義務支教
近年來,隨著農村勞動力轉移,大量農民外出務工,出現了繼“單親家庭”后的許多“留守兒童”,由于他們遠離父母的關愛,容易出現學業偏差、生活失助、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安全失保、親情缺失等問題,“留守兒童”的教育是當前學校教育的重要課題,也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調查顯示,留守兒童中有大部分處于0—14周歲。父母外出打工后,與留守兒童聚少離多,溝通少,遠遠達不到其作為監護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絕對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諸多不盡人意處,這種狀況容易導致留守兒童“親情饑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現偏差,學習受到影響。
為改善這一現象,淮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開展“情牽留守,愛暖童心”—義務支教活動。2023年7月12日星期三,志愿者付玉晴在當地社區內對留守兒童進行一助一幫扶活動并開展調研。
活動開始前,志愿者了解了本次支教馬涵同學的家庭情況,馬涵同學的父母長期在外打工。所以對她的學習情況關注不多,志愿者首先輔導馬涵同學的作業,并讓學生自己獨立改題,發現學生改題時出錯的原因,及時指正并講解相應的知識點。作業完成后,志愿者幫助馬涵同學預習了小學三年級的數學,以及英語。
“農村留守兒童”作為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它關系著和諧社區的建立,關系著社會的穩定、團結,已經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這也是社會、政府、學校、家庭面臨的巨大挑戰。農村留守兒童的弱勢群體地位導致其成長過程中出現一系列問題,因此應該從政府、社會、學校、家庭等方面采取措施來保證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
當前,團中央、團省委各級團組織都對“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活動”高度重視,在政策和財力上提供了大力的支持,鼓勵廣大團員、青年志愿者關心農民工子女,為這一群體提供形式多樣,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務,使他們能和其他孩子一樣得到平等的關愛,健康成長,順利成才。作為淮北師范大學的學生,更應該響應號召,發揮我們的力量,盡自己所能為國家分憂,為社會安定團結積極投身到這些志愿活動中去,為和諧社會的構建做出貢獻。
調查報告認為,留守兒童“五缺”現象突出:
1.親情缺“慰”,與外出父母親聚少離多,見面時間短,溝通方式單一,缺少親情呵護;
2.生活缺“助”,由于缺乏父母照顧,生活質量、身體健康狀況較差;
3.心理缺“疏”,處于身心快速發展時期,卻缺少與父母的交流傾訴,嚴重影響其心理健康;
4.學習缺“導”,學習及思想與品行上,均缺乏有效的教育和引導;
5.安全缺“護”,家庭日常監護管理不到位,致其易發生意外傷害。
我們知道“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是國家未來的希望。鄧小平也說過:“要從娃娃抓起”,那么兒童就理所應當的成為我們的關切對象,在兒童當中因為留守兒童的特殊性,我們應該對他們傾注更多的關心和愛護。他們從中便缺少父母的疼愛,我們這個社會更應該幫助和關心他們。
- 情牽留守,愛暖童心——義務支教
- 為積極響應國家對留守兒童的關注,表達大學生渴望回饋社會的心情以及對祖國下一代健康成長的期望,我響應學校號召,自愿加入為留守兒童
- 07-18 關注:0
- 以“科技之光”照亮多彩方寨
- 7月10日-7月18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新秾科技助農團,從陜西楊凌赴合陽縣方寨村開展助農扶農工作。
- 07-17 關注:10
- “情牽留守,愛暖童心”—義務支教百人行
- 呼吁更多的人去關愛他們,幫助他們,鼓勵他們,讓他們不再感受孤獨,不再缺乏愛與陪伴。關愛留守兒童,需要更多人參與進來,需要學校,
- 07-17 關注:10
- 小微企業發展調研
- #“江海交匯新起點,奮楫揚帆新時代”長三角小微企業發展調研團#
- 07-17 關注: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