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黑土地:北大荒的智慧農業革新之路
當無人機巡航替代人工巡田,當傳感器數據指導農事決策,北大荒的黑土地正經歷一場科技革命。"何以中國·振鄉逐夢"實踐隊近日深入黑龍江紅星農場,探訪智慧農業如何為傳統農耕注入"硬核科技基因"。
數據驅動:農田管理邁入"微米時代"。
在紅星農場的高標準農田中,立桿式智能監測設備構筑起"數字哨崗"。集成多光譜成像、環境傳感與邊緣計算技術的裝置,可精準捕捉植株0.5厘米級的高度變化,通過云端AI分析預判作物生長周期。語恒科技顧問唐賽解釋:"系統將農技經驗轉化為量化指標,抽穗期預測誤差控制在3天內,這是人力無法實現的精準。"
智慧轉型:多重效益激活土地潛能。
智慧農業的應用成效顯著,實現多重效益提升:無人機巡田使人工投入銳減70%,智能施肥系統推動化肥農藥用量下降15%-20%,畝產預期增長8%-10%。農場技術員表示,精準化管理每年為農戶增收近萬元,"科技種田"正重塑黑土地的價值產出曲線。
攻堅破題:青春力量破解"凍土難題"。
站在紅星農場的田埂上,實踐隊員望向無人機組成的"空中梯隊"。這些翱翔的黑科技,不僅是替代勞作的工具,更是傳統農業向智慧生態轉型的象征。正如帶隊教師所言:"當科技深度融入黑土地,每一粒種子都承載著中國農業現代化的未來。"在這片見證過墾荒傳奇的土地上,新的變革正在生根發芽。
作者:“何以中國·振鄉逐夢”實踐隊 來源:大學生新聞網
- 青春返鄉 服務志愿
- 為了助力全縣工作大局,并響應學校號召,返回家鄉參與實踐,服務家鄉建設發展。
- 03-03 關注:8
- 小魚,我們一直在努力!
- 近代中國歷史上的每一個時期,都閃耀著青年人的智慧與光芒,“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
- 03-02 關注:35
- 逐光晉邑新|光伏振村興,共譜時代曲
-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是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
- 03-02 關注:9
- 文物賦技,非遺入鏈
- 為響應大學生科創報國號召,2025年1月底至2月中旬,西北大學八名同學組成博物智啟隊,前往廣東、香港、北京等地博物館開展社會調研
- 03-02 關注: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