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挖掘鄂西紅色文化資源,傳承革命精神,6月25日至7月1日,湖北民族大學校級團隊“鄂西紅韻-思育行”實踐團隊先后前往恩施州博物館、中共鄂西特委舊址、鶴峰滿山紅烈士陵園等地,通過實地調研、訪談交流和志愿講解等形式,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以實際行動賡續紅色血脈,賦能紅色文化傳承。
圖為實踐團隊合影
第一站:恩施州博物館——對話歷史,傾聽民聲
6月25日,團隊首站抵達恩施州博物館,通過參觀“鄂西革命史陳列展”,系統學習土地革命時期賀龍領導的紅三軍在鄂西的斗爭歷程。隊員們重點采訪了博物館講解員負責人,圍繞“如何提升紅色展陳的感染力”展開探討,并隨機訪談參觀群眾,收集不同年齡段游客對紅色文化傳承形式的建議。一位從陜西來恩施旅游的老黨員表示:“互動體驗更能打動年輕人”,這為團隊后續實踐提供了新思路。
圖為團隊成員趙曄楠進行志愿講解
第二站:中共鄂西特委舊址——追尋足跡,薪火相傳
6月27日,團隊走進中共鄂西特委舊址,這座見證了鄂西地區革命火種孕育的百年建筑。隊員們不僅采訪了場館負責人黃主任,深入了解特委在組織農民運動、建立革命武裝中的歷史作用,還主動承擔起志愿講解員職責,為游客講述何功偉、劉惠馨等烈士的事跡。團隊成員表示“站在特委當年開會的老屋里講解,仿佛能觸摸到歷史的溫度。”
圖為團隊成員部璐璐進行講解
圖為實踐團隊與鄂西特委舊址負責人合影
第三站:鶴峰滿山紅烈士陵園——緬懷英烈,砥礪初心
6月29日至7月1日,團隊奔赴湘鄂邊蘇區革命烈士陵園開展深度實踐。在湘鄂邊蘇區革命烈士紀念碑前,隊員們通過整理史料、擦拭墓碑、敬獻鮮花等方式致敬英魂,并圍繞陵園內“五里坪革命舊址群”展開調研,挖掘段德昌、王炳南等革命先輩的感人故事。團隊還結合前期調研成果,設計制作了紅色故事短視頻,以新媒體形式擴大傳承覆蓋面。
圖為團隊成員趙曄楠進行講解
此次前往恩施各紅色場館的實踐以“調研+講解”雙線并行的模式開展,團隊成員深受觸動,不僅加深了對鄂西地區革命歷史的了解,更加堅定了對賦能紅色文化傳承與教育轉化的決心。團隊成員表示:“鄂西的每一處紅色地標都是鮮活教材,我們將以志愿講解賡續紅色血脈,以調查研究豐富紅色思政教育素材,讓革命精神在新時代煥發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