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者實踐隊進行線下采訪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互聯網的發達啟蒙了當代年輕人對婚戀愛情的向往,但迫于生活壓力、催婚等因素,引發了諸多年輕人產生了另類的婚戀觀——“恐婚”與“不婚”。但作為青年,他們的婚戀觀不僅是一種價值取向,而且可能預示了未來中國婚姻狀況的發展趨勢。為了更全面的了解當今青年對于婚姻觀的認知情況,分析造成目前這種婚姻價值觀的原因,8月23日,開拓者實踐隊于青島市市南區進行采訪調查。本次活動由豆國成組織,實踐隊員崔偉偉、胡樹杰、丁文清、雷碩參與。
在采訪過程中,實踐隊成員就是否單身、是否結婚、相戀過程、家中是否被催婚、擇偶標準、心中合適的結婚時間等多個問題,分層次對受訪者進行采訪。對于是否被催婚這個問題,受訪者的經歷大都相同,25歲是被催婚的高發時間,但是如果有對象,這種現象就會減少。與受訪者被催婚的經歷大都相同相反,受訪者在結婚時間的看法上表現出鮮明的差異,女生認為26、27歲結婚比較合適,而男生則認為相對晚一點28、29歲結婚更加合適。實踐隊員從采訪結果中發現父母更希望孩子早日結婚,但隨著當今社會不斷發展,經濟壓力越來越大,青年群體青年不再認為結婚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而更傾向于工作生活穩定,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之后結婚。經濟給年輕人帶來的,除了更多的選擇權之外,還意味著更大的責任、更多的壓力與焦慮。社會發展迅速,各種文化相互交流沖擊,人們的思想也隨之逐漸開放。青年婚戀觀在如今社會經濟壓力和思想開放的雙重作用下呈現多元化。青年對婚姻的認識更加理性,經濟對婚姻的影響越來越大。
本次采訪活動的開展為調研提供更加豐富有力的數據支持,使實踐隊對當今青年的婚姻觀有更加清晰明確的認識,有利于后期分析造成目前價值觀的原因,為為圓滿完成實踐任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 防金融詐騙宣講進鄉村
- 本報訊(靳玉珂)為進一步提高特殊群體的防詐騙意識,近日,山東科技大學數學與系統科學學院鄭培棟、王騰曦所在的“黨心筑夢,產業興農
- 09-13 關注:0
- 蘭理學子三下鄉:三十年如一日的堅守之美
- 為弘揚隴原優秀傳統武術文化,尋找傳統文化發展新出路,不斷堅定文化自信,2022年8月13日-18日,蘭州理工大學機電學院鑄魂實踐團結合暑
- 09-13 關注:0
- 堅定理想信念,展望青春風采
- 導語:趙明翔,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優秀畢業生,獲全國第十六屆“大學生年度人物”、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中發協發明創業獎、2021年江
- 09-13 關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