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融合發展注入特色旅游“新血液”
“鄉村振興,文旅先行”,近日,為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對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指示,在鄉村振興中加強文化建設,助力鄉村振興,山止川行調研團成員探訪甘肅和安徽兩地,尋覓近年來當地特色旅游在黨基層帶領下展現的新趨勢新活力,發掘兩地農文旅的新模式新面貌,探求農文旅模式賦予鄉村振興的新動能。
小蘋果成就大產業,建鏈賦能盤活新業態
2021年12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明確提出要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靜寧縣積極響應號召,提出“做強創新鏈、做優供應鏈、提升價值鏈、完善流通鏈”。近年來,靜寧縣委、縣政府以黨建引領,舉特色產業發展之力,依托靜寧蘋果文化魅力,與成紀文化、紅色文化資源聯動,打造“華夏祖源地·東方蘋果城”文化旅游品牌,力圖將旅游業培育成靜寧發展振興的支柱性產業。
“蘋果文化+鄉村旅游”,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為推動靜寧蘋果產業和文旅產業深度融合,靜寧依托蘋果基地和品牌優勢,啟動了35°蘋果谷項目,建設了四大區域,并成立“靜寧縣蘋果谷旅游專業合作社”,讓當地農民參與景區管理,拓寬村民們就業渠道,增加了居民收入,真正做到了旅游富民和鄉村振興。
“金果家園+成紀文化+紅色教育”,全域旅游賦能多元發展格局。為進一步發揮特色產業一業興百業的帶動作用,靜寧縣以“金果家園”文化為主體,聯動絲綢之路文化、古成紀文化、長征歷史紅色教育等老牌產業,以新促舊,加速靜寧特色旅游現代化進程。
農文旅扎根鄉土沃野,三產融合釋放新動能
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通過“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途徑來促進農民增收。大浦試驗區響應號召率先提出“使一產向二產和三產延伸、融合”,從而實現農業、加工業、文化產業、旅游業的深入融合。獨特的農文旅模式依托大數據融合旅游趨勢應運而生。
在旅游開發中,大浦積極探索農業特色項目。其中,與農耕文化和新態農業相結合的植物園區將農耕展館和水培農業觀光融合,新與舊兼具,積極探索未來也沒有忘記以農業文化為本。同時,積極引入各種果類種植技術,打造特色采摘園,讓田園式旅游賦能當地經濟。
多年來,大浦積極利用旅游大數據探索創收新“引擎”,時刻關注旅游熱點,打造“燈會”、“篝火晚會”、“鮮花節”、“自然災害教育”等多種形式獨具文化特色的旅游。秉持“解鎖技能+增長見識+開拓眼界+放松身心”的旅游文化宗旨,多元旅游持續推出新的項目為當地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
本次山止川行調研團成員躬身實踐,深入甘肅安徽兩地,探求在黨建引領下,當地特色旅游煥發出的新生機。甘肅和安徽兩地,依托當地特色農業和互聯網大數據的支撐,通過農文旅間的深度融合,為當地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盤活傳統農業產業,激發新興產業的潛能,激活經濟的同時發展新動能,從而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促進鄉村的全面振興,在鄉村振興的浪潮中,起到了先鋒模范的作用,為各地黨建開拓了新思路,為全國鄉村振興提供了新動能。
- 基層黨建送來及時雨,土地流轉步入快車道
- 為了進一步了解土地流轉與黨的基層治理之間的關系,探究鄉村振興的根本,2022年8月14日,山東大學學生社會實踐團隊山止川行調研團成員
- 09-16 關注:0
- 基層黨建送來及時雨,土地流轉步入快車道
- 為了進一步了解土地流轉與黨的基層治理之間的關系,探究鄉村振興的根本,2022年8月14日,山東大學學生社會實踐團隊山止川行調研團成員
- 09-16 關注:1
- 技術建模助三農
- 鄉村振興直接關系著現代國家歷史任務的實現,屬于新時代三農工作的關鍵推力。在新時代三農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應以建設數字鄉村為方向,
- 09-16 關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