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醫該走向何方?
在街道衛生院的會議室里做了一個多小時的準備工作后,幾個村子的村醫終于趕到。心已經飛向各個村子的我終于坐上了村醫的小車,近一個小時車程后,我們到了第一個村子。雖然天空下著小雨,但是一打開車門,還是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悶熱。
由村醫帶路,我們到達了衛生室。村衛生室雖然簡樸,但是五臟俱全,按照規定的標準分出了不同的診室。我們一行人分開探訪,避免互相干擾。探訪結束以后,仍舊是村醫帶我們回中心衛生院。在來回的路上,學長和這位村醫聊了很多關于當下衛生系統的問題。
猶記得在學習《衛生管理學》這門課的時候,老師曾和我們討論過目前我國村醫數量少、待遇低、處境難的問題。雖然有我所居住村子的村醫境況作為參考,但終究是缺乏直接感受。這次探訪則是讓我直接感受到了這個嚴重的問題。昌樂縣面積較大,村落之間距離不等,有的村子挨得很近,有的村子距離很遠;同時,村醫稀少,一個村醫不僅僅要管本村,還要管理周圍的村子,一個村醫管理三四個村落并不是什么稀罕事。與管理人數相對的是并不高的待遇。這位管理著幾個村子幾百人健康的村醫,單靠行醫一年僅能收入一兩萬元,還沒有紡織廠的女工高,而且家中還有孩子老人要照顧,只靠村醫這一職業的收入,連維持生計都做不到。我相信這不是個別現象,工作量和收入的不對等加劇了村醫數量的流失,而村醫數量的流失又反過來加劇了這一不對等現象。
在到中心衛生院前,學長問這位村醫對以后有什么打算,他回答道:“不知道能做多久,走一步看一步吧。”那全中國村醫的以后該怎么辦呢,走一步看一步,最終他們該走向何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