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傳統建筑之美,發揚中國建筑之光
感受古建筑的文化之美,圍繞保護古建筑,開展文化尋訪活動。講好“古建筑精神”,守好文化遺產,延續歷史文脈,。為了鼓勵當代青年學生貫徹落實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相關政策,進一步加強新時代大學生綜合素質的社會實踐能力,將大學生的朝氣注入到傳統文化的弘揚工作中,曲阜師范大學計算機學院的15名青年學子以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組成了“匯聚青春之力,弘揚傳統文化”實踐隊,2022年12月23日上午,實踐隊在濰坊古建筑里展開社會實踐活動,全體隊員積極參加。
建筑是一個國家外在靈魂的直觀體現。山東民居具有鮮明的地域特點,能夠反映當地居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絕大部分民居因勢而建,就地取材,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山東民居的兩大派:齊派與魯派。而齊派魯派建筑風格的不同也正是由于齊魯文化風格的不同而導致的。魯國文化受孔文化影響,遵禮制,建筑也中規中矩,尊卑分明,主次有序,以孔廟為代表;而齊文化受道家思想影響,多戀于山水之間,齊人富于想象的靈感,擁有浪漫自由的品格,于是建筑多自由不受約束,在總體布局中并不拘泥于嚴格對稱,也不強調居正崇中,不追求中規中矩的秩序井然,而是建筑因地形來布置,就山勢而營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幾類建筑類型為:濟南四合院、沿海居民海草房、中部山區石屋、船居等。
本次我們實踐隊參觀的就是十笏園為代表的一系列建筑。通過文字講解和當地人介紹等隊員們了解到十笏園的主題是為北方園林的特點兼具江南園林的自由風格:第一是軸線與對稱。中軸上分南庭院、中山水、北庭院的格局。又是南北兩院夾一庭的形式。中軸上由南到北分別為十笏草堂、院門、島石、四照亭、院門、硯香樓。南院以十笏草堂為倒座(即坐南朝北)主廳,左右出耳房。耳房間數、大小不一,以此打破嚴格對稱。北院是以硯香樓為主廳,左右出耳房,再配以廂房。但是,東廂一層,西廂二層。東耳兩間,西耳一間。第二是建筑形態。園林建筑的梁架用了斗拱、翼角起翹較為平緩,裝飾風格較為渾厚,這些都是北方園林的典型特征。像四照亭這樣的水榭,也用了一斗三升,不能不說是受了北方園林的影響。但是,在欄桿做法上,還是盡量做得低矮、輕盈,倒是有幾分江南風味。
隊員們通過對十笏園等為代表的濰坊建筑了解到濰坊地處山東省內交通要地,建筑風格有較大的變化性,同時也糅雜了各種建筑風格,體現了濰坊的建筑包容性。
通過這次實踐活動,全體隊員對濰坊古建筑有了全方位,多層次的了解和認識。建筑不僅是一個居住的地方更是當地精神文化面貌的外在體現,直掛體現要了解一個地方首先要了解一個地方的建筑。當代青年人應加強對包括十笏園在內的中國古建筑的保護和傳承,讓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機!(作者:牟俊星)
- 探究傳統建筑之美,發揚中國建筑之光
-  感受古建筑的文化之美,圍繞保護古建筑,開展文化尋訪活動。講好“古建筑精神”,守好文化遺產,延續歷史文脈,。為了鼓勵當代青
- 12-23 關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