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發展的洪流正在涌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時過境遷,新時代迎來了車水馬龍的繁華。共筑盛世林樓,不僅需要“工匠們”辛勤籌建,還需要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為其注入精神力量。12月12日曲阜師范大學管理學院“一花一韻”實踐團在日照市圖書館內,圍繞“源頭之水滾滾來,文化發展欣欣然”的主題展開實地調研。通過交流和參觀傳統文化,感悟到傳統文化的文化韻味之深,且需要新時代青年人傳承發展下去。
日照市圖書館緊緊圍繞“圖書館+書院”的模式,傳播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開展國學教育為抓手,本著“服務第一、讀者至上”的原則,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各類公益文化活動,吸引社會力量參與,推動書院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形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教化的特色與優勢。
實踐團成員走進尼山書院,有幸觀看了尼山書院國學公益講堂。實踐團成員聽工作人員的介紹了解到:日照市圖書館尼山書院國學公益課堂的公共文化服務模式,滿足公眾對傳統文化知識的需求,合作開展中華傳統文化資源的整理、保護、傳播和服務等工作,以深入開發公共圖書館自身承載的歷史與文化資源,增強國學氛圍,使圖書館在提供傳統公共文化產品的基礎上,成為新的文化陣地和精神殿堂,創造中華文化的新輝煌。我們感悟到:一個國家的復興,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旺為支撐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加需要先進的文化支撐,而我們作為青年人,我們要自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優秀的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做一個知榮辱,守誠信的中國人。
圖為實踐團成員走進尼山書院。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韓悅 攝
實踐團成員觀賞墻上的農民畫。實踐團成員看到農民豐收時快樂的表情、一家人共同耕種的歡快的心情。通過與工作人員的交流,我們了解并感悟到:日照農民畫是汗水與泥土的產物,是人與自然造就的精神果實。春節是日照農民畫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表現內容。日照農民畫里的新年,描繪了日照本地農耕農作、漁家生活等民風民俗、生活場景,表達了老百姓對幸福生活的努力與追求。濃濃的年味撲面而來,農民畫里有創作者賦予春節的濃厚希望、想象和憧憬。當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感嘆年味越來越淡的時候,日照農民畫中的年味無疑成為城里人的鄉愁,同時也激發著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傳承非遺文化的熱情。
圖為實踐團成員觀賞農民畫。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韓悅 攝
實踐團成員在日照市方志館內觀賞“南茶北引”歷程。“茶文化”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茶,歷來是中華文明對外交流的重要物品,承載著中華文明的影響力。歲月如歌,荏苒淺行。茶文化,傳承千年,歷久彌新。它不會因時間而被拋棄,茶因時間而美。“陽光燦爛的日子,必然有飄香四溢的茶”,幾千年的時間,就在這一嗅,一撫,一入喉間,不見蹤影。茶,必將與華夏同行,與時代并肩。
圖為實踐團成員觀賞“南茶北引”發展歷程。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郭冰冰 攝
在這個科技發展的新時代,我們更要讓傳統文化閃耀光華。傳承傳統文化,要堅守核心,融入科技力量,讓傳統文化打上時代烙印,閃耀光華。它可以點亮我們的生活凝聚中華民族精神,成為國家堅強的后盾,傳承傳統文化,讓祖國大地流淌著文化,讓世界聆聽祖國聲音。亭臺樓閣,花前月下,飲酒賦詩,豈不美哉!朝代更替,斗轉星移,只有傳統文化永不改朝換代,永遠閃耀光華!(通訊員 溫思諾)
圖為實踐團成員合照。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陳琦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