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黃河故事,賡續儒家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中的黃河文化與儒家文化更是內涵豐富,影響深遠。為深入探索新時代下黃河文化與儒家文化的契合點,助力兩大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推動“儒風黃河”新發展。12月28日-12月30日,曲阜師范大學管理學院“星火承續”實踐團于濱州市有黃河流經的地方,濟寧市曲阜市魯城街道開展實地調研。實踐團從線上與線下兩個方面展開實際調查,在線上開展主題討論和案例研究,于線下組織居民填寫調查問卷,調查居民對黃河文化和儒家文化的了解程度,積極向人們普及兩大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史和豐富內涵,使居民們能夠切實感受黃河文化與儒家文化在新時代背景下的影響力和魅力。
聚焦兩大文化,通曉歷史背景
本次實踐活動主題確定為“講述千古遺韻,締造文明新風”。圍繞本主題,實踐團成員在活動開始之前通過線上搜集資料,查閱文獻,線上觀摩等方式,了解到黃河文化是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源頭,哺育了中華民族的成長和發展,促成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的形成,是中華文明史發展歷程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影響力的主體文化,并深刻感悟到“團結、務實、開拓、拼搏、奉獻”的黃河精神;儒家文化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最強大的根基,在我國的文化發展史上有著無比重要的地位,對我國文化建設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而二者更是有著密切的聯系,黃河文化哺育了儒家文化,儒家文化誕生、發展于黃河流域,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儒家文化也成就了黃河文化,在漢代以后儒家文化奠定了黃河文化的發展方向,成為中華文化的主干,影響奠定了中華文化發展的方向。實踐隊員根據收集的相關資料,撰寫出本次活動的調查問卷,并在實踐地進行發放,對調查結果進行收集與分析,為后期實踐活動做好準備。
立足時代背景,展開實踐活動
12月28日-12月29日,實踐隊員分別在兩個實踐地開展實地調研,并舉辦黃河文化與儒家文化的普及與宣講活動。首先,實踐團成員來到有黃河流經的濱州市,通過多走訪,細觀察,實調研,深研討等方法,認識到當地居民文化了解程度,向居民講述新時代黃河故事,宣傳“儒風黃河”相關知識,并引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要推進黃河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來強調傳承和弘揚黃河文化的重要性。之后,實踐隊員來到儒家思想的發源地濟寧市曲阜市,向社區工作人員了解到當地關于弘揚儒家文化的活動及具體方式,其中主要大型活動有2020年濟寧市文化傳承發展中心等單位舉辦的“云祭孔”網絡直播活動,該活動使參與者如身臨其境般感受公祭孔子大典莊嚴肅穆的現場氛圍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結束兩地的實踐后,實踐隊員分享各自的調研結果,闡述自己的理解,努力找出黃河文化與儒家文化的一些契合點,建立起兩大文化相互影響的辯證關系,并進一步找尋傳承發揚兩種文化的新路徑。
承“黃”“儒”文化,揚發展新篇
實踐團于最后階段進行資料,數據的匯總與分析,通過問卷結果得出,受訪者喜歡通過觀看網絡課程,影視作品和短視頻等線上活動,參觀博物館,風景區和社會實踐活動等線下活動,來了解黃河文化與儒家文化的故事。結合實地調研結果,實踐團利用互聯網信息平臺,以數字化多媒體的方式對兩大文化進行傳承與弘揚,如線上制作文化宣傳片,文化小視頻,開設文化交流論壇等,為了提高群眾參與度,在線下則是開展文化旅游,走進博物館,文化知識競賽等方式,推動“儒風黃河”新發展。
在此次社會實踐中,“星火承續”實踐團立足時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個講清楚”“兩創”的重要指示要求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充分挖掘黃河文化與儒家文化所蘊含的豐富內涵,弘揚其現代價值,延續歷史文脈,把黃河故事講得更精彩,更生動,以實際行動在文化傳承發展中貢獻青春力量,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的凝聚力、自豪感。
- 訪千企明志,促就業育人
- 為響應二十大號召,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了解當前社會就業扶持政策,推動畢業生高質量就業,近日,曲阜師范
- 12-30 關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