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詐宣傳進社區,攜手共進新時代
為進一步提高轄區群眾防范各類電信網絡詐騙安全意識,有效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的犯罪,維護群眾利益、預防和減少電信詐騙案件的發生,2023年1月31日,曲阜師范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星夢小隊社會實踐隊來到湖北省恩施州巴東縣東瀼口鎮雷家坪社區,開展反詐騙的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居民防范詐騙安全意識,提高居民防詐騙能力。作為新時代大學生,為社區防詐騙宣傳盡微薄之力義不容辭。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以網絡犯罪為代表的各種高科技犯罪層出不窮,網絡詐騙是其中的典范,其包含的電信詐騙手段更是更新迭代,呈現出產業鏈化、集團化、非接觸化的特點。尤其個人信息隱私販賣的產業逐步成熟之后,電信網絡詐騙得以針對個人信息精準設計騙局,詐騙成功概率成幾何式數倍攀升,受害人群范圍也愈加廣泛。同時電信網絡詐騙手段也在技術發展下不斷翻新,電信網絡詐騙的類型已經擴展到數十種,令公眾防不勝防。在電信網絡詐騙的高強度攻勢之下,對電信網絡詐騙較缺乏防范意識的青少年群體和中老年群體格外容易成為被詐騙分子攻破的“軟肋”。
在實踐過程中,實踐隊員首先進行實地走訪和舉辦調查問卷,了解到社區中仍存在網絡上當受騙的事情,打擊治理工作任務任重而道遠。隨后以宣講為主要形式全面開展實踐活動,切實把防范詐騙知識傳播到每個參與人員中,向社區居民充分宣傳防范詐騙的相關知識。實踐隊員深入社區街頭巷尾、大型超市、商鋪等人員密集場所,通過發放宣傳材料、現場面對面講解,配合微信工作群,微信朋友圈,LED屏滾動播放等宣傳形式,向廣大群眾宣傳防范兼職刷單、殺豬盤、辦理貸款、投資理財、冒充購物客服退款,買賣游戲裝備等詐騙方式的措施和方法。
實踐隊員們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居民講述了各類詐騙常用的手段和套路,介紹犯罪分子的慣用伎倆和作案手法,增強居民防范電信詐騙的意識和能力,時刻謹記“刷單是幌子,騙錢才是目的”,提醒居民主動遠離兼職刷單類詐騙,避免經濟損失。告知老年人生活中應提高警惕,切忌貪圖小便宜,不要輕易掃碼,給他人轉賬等,更不能相信保健品宣傳的神奇功效輕信陌生人的誘惑,同時面對犯罪分子花言巧語,威脅恐嚇,一定記住“四不”即“不聽、不信、不轉賬、不匯款”,并著重提醒老年群體在遇到異常情況的第一時間報警求助,有疑問及時詢問子女或致電110,防止不必要的財產損失。同時結合實際,針對老年人、婦女、待業青年等易受騙人群,實踐隊員在宣傳講解過程中以真實案例為居民介紹常見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特點,告知甄別辦法,從思想上提高防范意識,降低上當受騙的概率,營造了反詐騙的濃厚氛圍,幫助老年人樹立法治思維和危機意識,筑牢安全防線,進一步增強群眾“免疫力”。
除此之外,實踐隊員還在反詐騙宣傳教育活動中開展了常見詐騙場景的模擬,居民通過“親身”感受詐騙經過,加深了對反電信詐騙的認識。活動中,隊員還向居民發放反詐騙宣傳冊,并督促幫助社大家下載安裝國家反詐騙APP加強防護。此次活動進一步增強了中老年人群體的反詐騙意識和識騙防騙能力,營造了“防范詐騙、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
反詐宣傳需要全民參與。對普通人來說只需要“舉手之勞”就能夠為打擊電信網絡詐騙貢獻一份力量。越多人參與,越多人舉報,就會形成一張越來越密實的“防護網”,讓詐騙分子找不到可乘之機。因此,反電信網絡詐騙要真正進入新的全民防騙時代,就不僅僅需要技術的升級,更需要公眾“觀念”的升級。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全民參與已成為當前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的關鍵,只有人人都意識到自己有反電信網絡詐騙的“責任”,有守護家人的“責任”,人人都能以“舉手之勞”來打擊電信網絡詐騙、不予姑息、不再“沉默”。
- 探訪傳統村落,賡續紅色基因
- 曲阜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尋根增華”文化傳承實踐隊前往山東省沂南縣馬牧池鄉常山莊村,深入了解常山莊村背后的歷史,以更好繼承傳統文
- 02-01 關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