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園體育科學學院學子“三下鄉”,助力傳統文化發展,共創美好體育前景2023-02-09張業暢
中國青年網泰安2月9日電(通訊員 張業暢 米穎 孫永康)為了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深社會對于傳統項目的認知,2月7日上午,曲阜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矢志不渝實踐隊走進山東省泰安市體育場,在該場地來進行宣傳與教學,開展傳統體育射藝的項目宣傳并傳播相關知識。在一步步教學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對中華傳統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還激發學生與社會人士學習傳統體育項目的興趣,使中華傳統體育文化的腳印散布到祖國的每一個角落。
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我國體育事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育發展道路。傳統體育蓬勃發展,人民群眾健康水平持續提高,全民健身意識極大增強,都與中國的傳統體育息息相關。青少年體育生機勃勃,青少年體育健身場地設施不斷完善,傳統體育體系不斷健全,體育活動蓬勃發展,體育組織規模持續擴大。體育領域各項事業全面推進,體育文化不斷繁榮,中華體育精神、奧林匹克精神等深入人心,中華傳統體育文化對民族、國家、社會、個人的重要作用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同。傳統體育類項目如棋術、摔跤、舞獅、空竹、射箭、武術、孔子射藝等傳統體育項目漸漸的被人們所認知,但在總體上看,其大眾接受程度仍處于剛開始的階段,發展規模和水平還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水平與精神需求。
因此,在為了滿足社會上人們對于傳統文化的需求,響應國家體育總局與教育部等多方面的號召,依托體育教育專業優勢,青年們滿懷熱情與激動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種子。曲阜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矢志不渝實踐隊在山東省泰安體育場教學場地進行有關項目,開展以孔子射藝為主體的傳統體育項目教學展演活動。

圖為實踐隊員們探討彎弓搭箭的技巧。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業暢 供圖
古時候有禮、樂、射、御、書、數“君子六藝”。射藝由六藝之一的“射”發展而來,射者沿循特定的程序和動作,用華弓(傳統弓)將羽箭射向目標。從更深遠的意義上講,射藝作為一門地位崇高的武藝,和劍術、拳法又共同構成了中華武藝的精華。射藝在西周已經發展成作為陶冶性情之用。射藝是民族體育、藝術和文化的合體,包含了對射者品德、心境和意念歷練的哲學內蘊。”在這個泰安體育場內實踐隊員們將進一步推廣中華傳統體育項目,提升青少年身體素養,關注廣大青少年健康成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射藝體驗活動不僅是對傳統文化新時代的演繹,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活動將重拾傳統文化和禮儀,由外到內提高青少年的文化底蘊和素養,幫助他們樹立健康的競爭心態,并培養其對民族文化的溫情、敬意和責任。
實踐隊員在課堂上講到:“射箭一定要注意姿勢,講究正心正己。彎弓搭箭,雙手平舉,前推后拉。”活動現場,呈貢孔子書院的實踐隊員們為大家普及了射箭技藝,同學們從陌生到熟悉,很快進入狀態,紛紛體驗射藝活動。同學們說:“這么有趣的活動我們還是第一次參加,既能學到傳統射藝知識,又能現場體驗。”實踐隊員們又與大家普及到:“‘射’乃中國古代六藝之一,孔夫子在《論語》中說過,‘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躟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因此,‘射’不但是一種體育活動,更是一種修身養性培養君子風度的方法。”學生們聽完后都對孔子射藝的項目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實踐隊員們作為示范給同學們展示正確的姿勢,大家們都其樂融融,沉浸在體驗孔子射藝的快樂之中。

圖為實踐隊員進行孔子射藝的拉弓環節。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業暢 供圖
實踐隊員在教學的過程中,同學們的技術慢慢有了長進,實踐隊員們為此設計了一次射中靶心的小比賽,同學們都有了積極性,紛紛想要躍躍欲試,但是在比賽過后,學生們射中的準心很不準,實踐隊員開始了講述:“好的射藝,雖是一個人各項綜合能力的體現,但離不開一些基本的環節。比如一個完整的射箭過程就包括八個環節。分別是站位、搭箭、扣弦、預拉、開弓、瞄準、脫弦、放松等,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就會影響到最后箭的命中率。如果在比賽場上,就會出現脫靶等意外情況。”同學們感到其中的復雜與技術性,從而對此感到深深的興趣。“這樣的小比賽不僅能夠提升同學們的技術,還能使同學們的關系更進一步。”實踐隊員說。人們常說,“一箭雙雕”、“箭無虛發”、“開弓沒有回頭箭”,都是箭術的形象體現。射藝,是箭術的最高境界。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把射藝作為儒家必修的內容,把射藝當做人們修身養性,立德正己,知禮樂的工具,讓人們在射箭的過程中,“寓教于射”,“以射悟道”。

圖為實踐隊員進行孔子射藝展演過后的合影。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業暢 供圖
體育場內洋溢著新一代青年的笑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給予了他們更為深刻的意義。這一次社會實踐“助力傳統文化發展,共創美好體育前景”,不僅是對于其中內容的講解與普及,更是讓新一代的青年們去了解,關注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的傳播“箭無虛發”,從此“開弓沒有回頭箭”,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實踐隊員們將衣著飛魚服,把傳統民族的體育項目傳播到每一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