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黃河經菏澤,沃野千里,牡丹國色。2023年8月7日,山東科技大學能源學院“嵙創瑞沃”團隊前往黃河入魯第一市——菏澤市開展線下實踐,深入一線,潛心調研,在青年的視野與實踐中探索黃河生態與產業發展的共生模式,助力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
心系黃河生態,青年起而行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國家重大戰略。《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明確指出要推進產業綠色轉型升級,開展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改造。在山東科技大學能源學院大力支持之下,本次實踐活動既是對“為黃河永遠造福中華民族而不懈奮斗”號召的回應,也是對國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的有力貫徹。同時青年人將積累實踐經驗,體悟綠色發展之路。
科技賦能生產,多重效益提升
近年來,新巨龍公司將“打造國家級智慧化標桿礦井”作為發展目標,眾“智”成城,科技賦能,著眼于建設安全高效綠色智能礦井。

首先,團隊成員參觀了創客中心園區、產業孵化基地和設備間。過程中成員們能夠接觸到現代化的AI大模型和一批新工藝、新技術,直觀感受到了現代科技對產業的強大支持能力。接著,團隊參觀了公司,并持續關注礦區坍塌地上的綠色產業園。龍美生態園區致力于打造山東省塌陷地區土壤改良示范基地,探索形成土壤動態復墾模式。同時聘用搬遷村民為產業工人,直接創造大量就業崗位,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和諧共贏。最后,成員們參與到生產實踐中去,深入采煤一線,到調度室等參與煤體開采、處理、儲存全過程,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一線工人工作的不易和他們身上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敬業精神。
共譜黃河新篇,凝聚青春偉力
通過本次實踐,團隊深入了解黃河流域能源產業的發展現狀,在了解產業應對生態破壞的路徑的過程中感受到科技發展和人文關注對于綠色生產的貢獻。與此同時團隊成員更加明確了多方主體對于保護黃河的責任,增強了對黃河的保護意識,為守護母親河這一千秋偉業貢獻青春力量。
同飲黃河水,共奏保護曲。“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每一個人都是行動者。在保護黃河流域的同時促進其發展是我們每一個個體的責任。作為民族未來的希望,社會的中堅力量,青年人理應放寬視野,起而行之。
攝影/傅子群
校對/譚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