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2023年7月27日,長安大學“黃河科考,強國有我”暑期社會實踐隊跟隨黃河科考隊赴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進行野外調研工作。
在億利庫布其生態能源公司綜合管理部經理李飛的帶領下,科考隊成員來到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的億利庫布其陽光谷光氫低碳產業基地進行考察。
實踐隊在庫布其創新實習基地合影
在黃河“幾”字彎、陰山山脈南的鄂爾多斯高原,橫臥著我國第七大、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庫布其沙漠,面積約1.86萬平方公里。過去,這里寸草不生,風沙肆虐,被稱為“死亡之海”。幾十年來,在中國各級政府、沙區群眾和億利資源集團等企業的共同努力下,庫布其成為世界上唯一被整體治理的沙漠,不僅生態資源逐步增長,區域生態明顯改善,沙區經濟不斷發展,而且成功創建了政府政策性支持、企業產業化投資、農牧民市場化參與、技術持續化創新“四輪驅動”的庫布其模式。庫布其模式不僅在國內獲得認可,同時受到被聯合國和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
億利集團在庫布其構建了板上雙層發電、板下雙層生態、板間雙層養殖的“三雙”立體生態光伏治沙模式。光伏發電與農牧業結合,既可以獲得投資回報,又可以修復治理沙漠,保障黃河上游生態安全以及京津冀地區的生態安全。
綜合管理部經理李飛為實踐隊員介紹產業模式

光伏發電產業板上板間板下產業模式
科考隊的第二站來到了庫布其沙峰綠谷進行考察。此地在30多年前,沙峰高度最高可達160米且植被覆蓋度不足3%。而在運用風向數據和微創水汽法植樹等技術,系統化和規劃治理之后,如今的平均高度境地了60%以上,植被覆蓋度從不足3%增長到65%,成果顯著。
庫布其沙峰綠谷植被覆蓋情況
“黃河科考,強國有我”,通過走訪調研,實踐隊員充分認識到荒漠化是全球性問題,需要中國與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庫布其的模式和經驗如何通過“一帶一路”等國際機制走出去,為全球創造更多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履行中國國際責任、彰顯大國形象,成為擺在庫布其生態建設者們面前的又一課題。
供圖供稿:周佳薇 張雪松
審核:楊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