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網安慶7月21日電(通訊員 丁壯 王芬妮 史子慧)為響應應習近平總書記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指示,扎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系統性保護,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7月21日,安徽工業大學“圓夢”高腔傳承,唱響非遺自信團隊在為期十天的“三下鄉”暑期實踐活動中深入走進安慶市岳西縣。為了了解岳西當地人民對岳西高腔的了解程度以及喜愛程度,以更好的形式傳承岳西高腔,深化調查研究推動解決非遺高腔發展難題,實踐隊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并邀請了岳西當地的學生,學生家長及村民參與到此次問卷調查的活動中。
實踐不可大意為,準備工作不可少
近幾年來,岳西的經濟突飛猛進,如今岳西部分地區已經成為一個經濟發達、交通便利、高樓林立的現代化城市。然而,經濟的發展和工廠的建設并不能解決非遺傳承的困難,所以實踐隊開展暑期實踐活動,對當地人們進行非遺傳承的宣傳,以此幫助岳西高腔在當地更好的傳承與發展。
這次調查的對象是岳西當地的學生,學生家長及村民,實踐隊選擇他們為對象的原因有兩點。首先,他們都是當地最為普通的大眾,他們的答案能代表當地絕大多數人的答案;其次,他們接觸的對象也都是普通的大眾,在日后家長里短的閑聊中會提到這件事,也更好的讓岳西高腔活躍在普通民眾的生活里。
實踐隊員通過問卷方式提出一系列問題,然后收集學生,村民答案的方法來更好的了解當地人民對岳西高腔的了解情況。實踐隊還通過走訪村民來廣發問卷以獲得更多的數據,實踐隊員真真切切的走近了當地的村鎮,了解了村民對岳西高腔的認識以及對其保護與傳承的看法。
學生意見重中之重,高腔傳承未來可期
學生調查結果顯示:當地學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持有敬畏之心,認為它們是集體的記憶和歷史的象征,是激發后代的精神力量的源泉,應當尊重、保護甚至發揚光大。他們也希望能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多樣性來豐富文化生活,增強文化認同感,促進中華文化的傳承,以岳西高腔為基礎發展具有本土特色的現代文化。當地學生認為,岳西高腔不應只是被維護而不發展,因為傳承經典要和創新相結合,需要以多種方式探索非遺文化作為特色文化資源的創新轉化路徑,激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新活力。同時,還要提醒學生要拒絕任何破壞文化遺產的行為,包括一些不尊重文化遺產的表演方式以及將文化遺產非正當地商業化、流行化。重視文化遺產保護,不應只注重形式,而要進一步調動學生的智慧,發掘他們的文化洞察力,做到真正深刻理解文化遺產的價值,實踐保護文化遺產的意義,并在品味傳統文化的同時致力于建設現代文明。
家長引領傳承路,中流砥柱不可漠
學生家長調查結果顯示:家長們認為,當代年輕人宣揚岳西高腔,可以嘗試以下方法。首先,定期組織一些相關的文化活動,給年輕人接觸岳西高腔的機會。活動類型包括傳統慶典、岳西高腔文化表演、手工制作等,讓學生們有機會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歷史和文化背景。其次,撰寫有關岳西高腔的書籍,面向年輕人進行宣傳,用明確的認識和語言記述岳西高腔,讓年輕人更好理解非遺文化。第三,要讓岳西高腔更好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在教育機構要實施相關教育課程,及時讓學生們接觸到非遺高腔,在課堂上提供相關活動,培養學生們欣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讓其成為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總之,要向年輕人宣傳岳西高腔,只有走進年輕人,給他們接觸和感受的機會,才能真正傳揚岳西高腔,將中國的優秀文化代代相傳。
觀眾喜愛第一位,意見寶貴需重視
村民調查結果顯示:當地村民們認為應該充分重視和保護岳西高腔。岳西高腔不僅是我們民族的瑰寶,也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特色,為了讓更多人領略岳西高腔,我們應該大力弘揚和傳承岳西高腔。當地村民們堅信,岳西高腔要有實實在在的效果,并且能夠源遠流長。光靠口頭傳遞不行,必須得落實到實際操作和實踐中去。他們還主張,國家應該采取各種方式,比如通過學校教育,社會活動等,培養和傳承岳西高腔。一定要加強對那些岳西高腔傳承人的保護和支持,要讓他們能夠安心傳承岳西高腔,保障岳西高腔的可持續發展。
落實實地調查,實踐出真知。實踐隊員感知到了保護非遺文化的必要,也收獲了有利于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寶貴意見。總結新經驗,探索新方法,在日后的實踐工作中,實踐隊必將認真宣傳非遺文化,唱響非遺自信,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