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萬千“樁”來行
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環境問題也越來越棘手。在追求綠色環保的今天,發展新能源是實現綠色經濟的新方式。為響應國家綠色發展的號召,煙臺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源源不絕實踐小組成員于7月3日抵達煙臺牟平區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所在區域進行實地調研訪談,采訪了牟平區新能源汽車專賣店的店長,發現新能源汽車有眾多便捷之處,但同時也存在充電樁不夠普及,充電車位不夠方便等問題。
店長提到,華為的這種新能源汽車,最長續航在滿油滿電的情況下可以達到1220公里,而一般燃油車最長續航達700公里,所以這種新能源汽車在續航上還是占有很大優勢的。同時這種新能源汽車的車機采用的是華為的鴻蒙系統,芯片采用的是麒麟芯片,他的屏幕會更流暢,是沒有卡頓的,屬于現在市面上新能源汽車的天花板。充電站的搜索更加多樣,可通過使用車上智能設備如鴻蒙系統小藝助手,進行語音提問,搜到附近十公里以內快充的充電站。同時,華為的新能源汽車支持快充技術,20分鐘可充80%的電量,充電速度快,方便用戶快速出行。
當我們問到對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趨勢的看法,店長說到,新能源汽車對國家綠色環保起到很大作用,國家倡導綠色低碳出行,未來新能源汽車可能會代替燃油車。關于充電站的問題,充電首先是要有車位的,如果說家里有車位的話,我們可以在家安裝充電樁,店里可以免費提供安裝。
在牟平區調查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最大的問題還是充電樁的問題,充電樁不夠普及、車位不能普遍提供,以至于充電不夠方便。同時,充電站建設后的維護管理工作也不應忽視。在我們實地訪談時了解到,有些充電站缺乏后期的維修管理,充電樁損壞未得到及時的維修,更有報廢充電站的存在。這給新能源車主帶來極大的不便,往往車主到達充電站后發現無法充電,勞神費力。據了解,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維護成本高,維修費用逐年上升,需要企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導致企業寧愿建設新的充電站也不愿意維護充電樁,以至于出現越來越多的廢棄充電站,浪費電力、土地資源。
淺談充電樁發展問題及解決方法
充電樁企業迅速發展,充電樁數量迅速增加,但若是想要以此滿足千萬輛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還是遠遠不夠的。據煙臺大學源源不絕實踐隊連續三年調查煙臺市充電樁建設問題總結,充電樁進社區、充電樁的建管問題依舊比較突出。
對于群眾反映最為強烈的“找樁難”“公路充電難”等問題,國辦《關于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的指導意見》均提出了針對性解決措施。
針對“找樁難”問題
一方面加強充電基礎設施網絡覆蓋,建設結構完善的城市充電網絡,重點覆蓋居住區、辦公區、商業中心、工業中心、休閑中心。加快實現充電基礎設施在適宜使用電動汽車的農村地區有效覆蓋。大力推動公共停車場、具備條件的加油站加氣站、旅游景區等公共區域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另一方面,構建各類充電基礎設施充分接入的信息網平臺,通過互聯網地圖服務平臺等多種便利渠道,及時發布公共充電基礎設施設置及實時使用情況。
針對“公路充電難”問題
一是建設便捷高效的城際充電網絡。加快補齊重點城市之間路網充電基礎設施短板,有效滿足電動汽車中長途出行需求;拓展國家高速公路網充電基礎設施覆蓋廣度,加密優化設施點位布局;推動具備條件的普通國省干線公路服務區、服務站因地制宜科學布設充電基礎設施。
二是強化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服務。要求新建高速公路服務區應同步建設充電基礎設施,加快既有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基礎設施改造,新增設施原則上應采用大功率充電技術。在車流量較大區域、重大節假日期間等適度投放移動充電基礎設施,增強充電網絡韌性。
三是建設互聯互通的城市群都市圈充電網絡。加強充電基礎設施統一規劃、協同建設,提升電動汽車在城市群、都市圈及重點城市間的通達能力。
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相輔相成,希望各地政府在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同時可以多加關注充電站的建設,讓廣大車主不要出現買車易,充電難的困局。
- 探尋三河古韻,傳承古鎮文化
- 近日,滁州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三下鄉實踐小隊“赴三河古鎮探究保護與傳承三河古鎮精神文化”就探索三河古鎮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的傳承與
- 09-03 關注:7
- 探索陶瓷琉璃藝術實踐地的介紹與分析
- 山東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的齊稷瓷色實踐團在多地進行了陶瓷琉璃藝術的學習,包括了淄博市陶瓷琉璃博物館、華光國瓷和山東硅元新型材料
- 09-03 關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