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3日-20日,陜西理工大學人文學院“以人文之情,赴民族之約”暑期社會實踐隊深入社會基層,來到陜西省商洛市鎮安縣西口回族鎮青樹村,開展一系列鄉村振興活動。
“語通未來,振興鄉村”——宣傳啟航篇
14日,本團隊通過在社區、學校、企事業單位等地張貼宣傳海報、發放宣傳資料,向廣大群眾普及普通話的基本知識和重要性。同時,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平臺,播放推廣普通話的專題推文與欄目,營造了濃厚的語言文化氛圍,為推普助力鄉村振興激發了新的活力。
“云端共話,普語傳情”——網絡講座篇
15日,本團隊舉辦了普通話線上培訓課程和講座,借助專業語言教師的網課視頻為學生們進行系統的培訓,通過理論講解和實際練習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們提高普通話水平。學生們積極參與,認真學習,紛紛表示受益匪淺。此外,團隊成員在支教過程中以身作則,在教學中使用標準的普通話,為學生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激發學生們學習普通話的熱情和興趣。
“童聲嘹亮,普語飛揚”——演講比賽篇
17日,本團隊于當地的青樹民族小學開展以推廣普通話為目的,做一名有責任感的小學生為主題的演講比賽。比賽現場氣氛熱烈,來自各個年級的選手們依次登臺,用標準的普通話抒發著自己對責任的理解和擔當。有的選手從自身經歷出發,講述了通過努力學習普通話,更好地與他人交流溝通,從而提升自己的責任感;有的選手則以社會現象為切入點,強調了推廣普通話對于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意義,呼吁大家共同承擔起推廣普通話的責任。
“鄉村探秘,普語同行”——調研行動篇
19日-20日,為深入了解普通話推廣情況以及鄉村語言的傳承現狀,本團隊深入鄉村,采取面對面訪談、實地走訪、問卷調查等形式展開調研。我們發現隨著社會的逐漸發展和交流的日益頻繁,普通話的推廣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越來越多的鄉村居民能夠熟練使用普通話進行日常交流,這為他們走出鄉村、融入現代社會提供了便利。
推普行動在鄉村振興戰略中扮演了賦能者的角色,不僅能夠促進鄉村經濟發展和教育提升,還能夠推動文化傳承與創新、增強人才支撐以及加強社會治理。陜西理工大學人文學院“以人文之情,赴民族之約”暑期社會實踐隊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語言文字事業“十四五”規劃,充分發揮示范輻射作用,加快我校幫扶農村地區普通話推廣提升的步伐。通過推廣普通話,為鄉村振興插上了“語言的翅膀”,推動了鄉村經濟的持續發展、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以及人才的引進與培養。
來源:陜西理工大學人文學院 王奕雯 韓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