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助農 繪振興畫卷
為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的理論觀點,貫徹落實對開展“三農”工作的指導,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創造出更大的價值,更好地服務農村,共助鄉村振興發展。揚州大學廣陵學院學生社團聯合會“支教踐初心 微光聚希望”赴安徽省安慶市毛尖山岳西縣毛尖山鄉板舍村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在板舍村展開了助農采摘活動。
7月3日上午10點,實踐團成員來到蔬菜大棚培育基地,參與采摘蔬菜與時季農作物,為村民減輕負擔,同時對當地農作物生長情況進行進一步考察調研。基地管理員儲效武為實踐團介紹了應季蔬菜種類,詳細介紹了播種過程,并為實踐團演示如何割韭菜,采豆角。成員們按照所授方法開始親身投入采摘。
在采摘過程中,實踐團成員們時刻關注農作物的生長和發育,積極尋求管理員的幫助和指導,了解大棚建造所需考慮的各種因素,大棚內的通風、采光、保溫等調整規劃,除蟲防災等專業知識。
儲效武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板舍村依靠蔬菜大棚種植實現脫貧攻堅,其中最重要的是精細的田間管理理念。即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間,通過科學的布局和精心的照料,讓每一寸土地都發揮出了最大的價值。大棚內還安裝了溫度計和濕度計,以便隨時監測并調整環境參數,確保蔬菜能夠在最適宜的環境下生長。這種對細節的極致追求,讓實踐團深刻感受到了現代農業的精細化和科技化。
傳統蔬菜大棚不僅是我國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農民們智慧和勤勞的結晶。在這里,實踐團看到了現代農業技術的魅力所在,也感受到了農業勞作的復雜與技巧。同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只有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才能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讓這片土地永遠充滿生機與活力。
當前中國建設是要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切實抓好農業農村工作,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對的根基。實踐團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人關注和支持農業的發展,共同推動現代農業技術的創新和進步,通過“線上+線下”聯動模式推動入鄉助農宣傳實踐發展,將理論與實踐、農產品與當今社會發展充分有機結合,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力量,繪就全面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